随着第101届全国(天津)秋季糖酒会与第82届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落下帷幕,标志着2019年行业重要的白酒盛会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但是总结发现,不论是全国糖酒会还是山东省糖酒会,酱香白酒无疑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不少专家指出,2019年酱酒已经成为爆发性增长的品类,且即将迎来酱香型白酒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面对“酱酒”新一轮热潮,“鲁酱”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鲁酒发展和振兴再添新动能,成为所有鲁酒行业人士必须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酱酒热”的四个表达
那么,这一轮“酱酒热”,根源是什么呢?是来自酱酒的“四个表达”:
第一,贵州茅台酒的“引领性表达”。茅台作为多年的“国酒品牌”有巨大号召力,2018年茅台市值首次过万亿,2019年股市一股独大,持续飘红,市值超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石化,中石油,利润等于白酒上市公司17家总和,这给酱酒企业树立了极大的信心,对白酒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据贵州茅台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9%。快速发展的茅台为酱酒品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背书。可以说此次“酱香热”很大程度上是由茅台带动的。茅台酒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头羊,始终引领中国白酒的发展,为中国白酒市场树立了一个发展的标杆。在茅台酒的带动下,酱香品类白酒在白酒行业的占比也持续走高,白酒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酱酒大时代”。
第二,独特的品类及产区表达。近几年来,酱香型白酒在行业中十分火爆,喝酒的人都以喝酱酒为尊,以喝茅台为荣。酿酒的人也都一拥而入茅台镇,“想方设法”在赤水河畔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茅台镇的五大不可替代性,造就了其酱酒的正宗性。首先是水,茅台镇位于有“美酒河”之美誉的赤水河畔,流域内生产眉留;第二是土壤,酸碱适度,砂砾含量高,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第三是气候,“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第四是气温湿度,茅台镇年均气温在17.4摄氏度,夏季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第五是微生物环境的独特性。种种因素造就了茅台镇特色产区的不可复制性,也成就了茅台酒的高价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正如在白酒界广泛流传的那句话“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一样,产区对于一个品类的意义不言而喻。
第三,持续的“健康表达”。随着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逐渐趋向主流化。在白酒的消费上,更加注重追求酒的品质,“健康饮酒,饮健康酒”也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酱香型白酒因其特殊的酿造工艺,“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酸度高,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酚类化合物多”等特点,使得酱香型白酒独频频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成为“酒中新贵”。
第四,工艺、产能上的“稀缺性表达。”2019年10月30日,正一堂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杨光在景阳冈酒第五届老酒封藏大典上说:“中国白酒品类最热的是酱香,目前酱香的产能在行业3.5%,销售额不到20%,利润高达36%。”可见,酱酒的高利润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它成为“最美味的蛋糕”,人人都想切一块。
在中国白酒中,酱香型白酒有著名的独一无二的“12987工艺”。即“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过三年存放。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时间。并且其用曲量分别为清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2倍与3倍,酿造时长分别是其10倍与5倍,因此综合出酒率较这两个香型也低了许多。
“山东酱香”何去何从?
据悉,500毫升装53度飞天茅台以每瓶1499元的价格国庆当天在天猫平台开售,瞬间“秒光”。国人对茅台的“巨大热情”,无疑是“酱香热”的缩影。山东作为白酒生产大省,消费大省,这波“酱香热”自然不能错过。那么,“山东酱香”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优势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山东酱香”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找好“抓手”,从“茅酱传承、中度风格、齐鲁文化”三大关键点入手,集中发力,着力塑造“北派酱香”新形象。
第一,山东有不可替代的“茅酱传承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