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盛唐,亦是硕果飘香的一年。此前,2019首届国际葡萄酒(中国)大奖赛在蓬莱国宾酒庄圆满落幕。在这次大赛中,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1516款葡萄酒样品汇集在蓬莱国宾酒庄。经过国内外葡萄酒大师和评委的甄别评选,盛唐VSOP白兰地荣获大金奖,盛唐开元干红葡萄酒2013荣获金奖,盛唐干红葡萄酒2013、盛唐贵宾干红葡萄酒2013均获得银奖。国宾酒庄获得的这些国际大金奖、金奖和银奖,不仅为国争得了最高荣誉,而且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短短的几年间,国宾酒庄因连摘多项国际国内大赛大金奖、金奖、银奖荣誉而享誉国内外,追根溯源是因为国宾酒庄有一个好传承者、好园艺师、好酿酒师和一支优秀的团队。
一个传承者的梦想
随着国宾酒庄“盛唐”葡萄酒誉满天下,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蓬莱的历史再次被世界所关注,李世民为蓬莱带来的贞观之治盛唐文化、珍贵的葡萄酒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盛唐繁荣而悠久的葡萄酒文化精髓,通过“盛唐”被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故事也成为业界的佳话。这位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盛唐葡萄酒的缔造者就是盛唐国宾酒庄总经理刘建成。
刘建成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年轻企业家。他在葡萄酒行业算是一个新兵,当初在选择进军葡萄酒行业时,首先看重的是蓬莱的资源优势。其次,他敏锐地意识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蓬莱的立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弹指间落笔背后,是远见卓识的运筹帷幄。从2006年开始,刘建成在蓬莱遇家沟一带建起了唐皇山谷葡萄种植基地,2009年投资3亿元建起了“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中式唐风国宾酒庄。
传承盛唐葡萄酒文化。唐皇山谷·国宾酒庄坐落于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驻跸蓬莱之地——遇家沟。为了更好地传承盛唐葡萄酒文化精髓和盛唐时期繁荣的葡萄酒文明,国宾酒庄以其唐风独韵的建筑风格,成为蓬莱产区“一带三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传承盛唐葡萄酒文化方面,刘建成深挖了盛唐时期的葡萄酒文化,组织编写了《盛唐御酒史记》和《国宾酒庄记》,在大型的铜雕上刻下了唐太宗李世民驻跸蓬莱,为感恩百姓征战有功,赐给蓬莱百姓葡萄与葡萄酒酿酒法的历史故事,并在国宾酒庄的南墙上,镶嵌了唐代37位诗人撰写的64首葡萄与葡萄酒的诗词。
2011年3月10日,国宾酒庄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唐皇山谷·国宾酒庄》宣言,并提出了“中国梦、盛唐风”、“在传承中交流与交融”的宗旨和理念,为国宾酒庄的发展建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走向国际化的大市场。以承袭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根本,刘建成始终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各产区酒庄的交流与合作,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市场的葡萄酒文化之路。
为了加快推进盛唐葡萄酒的国际化步伐,刘建成每年都要坚持到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知名产区和酒庄考察和学习,与国际知名酒庄进行技术探讨和交流。
独特的品牌魅力使盛唐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众多国际葡萄酒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与盛唐葡萄酒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澳大利亚南部著名葡萄庄园庄主路奇·巴萨尼被盛唐葡萄酒聘为首席顾问,国际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女士等世界葡萄酒知名人士先后来访国宾酒庄大酒店,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筑牢百年企业的根基。盛唐文化滋养了中国葡萄酒文化,唐代的文人墨客,在历史上用诗歌反映了盛唐多彩的葡萄酒生活。这些葡萄酒诗篇,不仅凝聚了中国灿烂的葡萄酒文化,而且给了刘建成深深的启迪。激发了他干好葡萄酒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用‘三代人一百年’建好一座酒庄,打造一个世界品牌,为国争光”的目标。
刘建成坚信古人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发扬匠心精神,坚持走下去,实现百年企业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一个园艺师的追求
唐皇山谷·国宾酒庄葡萄基地总经理刘万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葡萄种植园艺师。几年来,他带领葡萄种植基地的技术人员,开展了葡萄品种适宜性的选择和酿酒试验研究,把种植具有蓬莱产区独特风味的优质葡萄视为己任。
目前,酒庄基地主栽品种8个,试验品种十几个,致力于打造产区特色葡萄园和精品葡萄酒工程。唐皇山谷·国宾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国家级葡萄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单位”,被山东省林业厅授予“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建立新型的产业员工模式。早在2007年初春,国宾酒庄在蓬莱遇家沟一带开始建葡萄园时,刘万顺就和员工一起,在承包租赁的土地上丈量,与村民进行洽谈承包租赁合同。经过三个多月的丈量和洽谈,与遇家沟村、贯里村、邢家村、掺驾疃村等500多户村民签订了2000多亩30年的承包租赁合同。国宾酒庄开始有了自己的葡萄种植基地。
在建葡萄种植基地之初,国宾酒庄就按照国家级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采购引进国际化嫁接葡萄苗木、统一进行定桩拉网、统一进行栽培,并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聘用了16个农民专业户,对2000亩葡萄种植基地进行日常生产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检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弊端。2014年,刘万顺按照国宾酒庄的改革方案,打破了“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产业工人+六定”管理模式,将由承包户管理转为种植基地统一管理,收回了16户承包经营权,由基地公司5名技术负责人,分为8个片区进行管理,走向了“定片区、定责任、定质量、定标准、定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既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又保证了高标准的葡萄种植质量,同时还降低了种植管理成本,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