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泸州高粱种出了高效农业
2019-09-17 14:1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刘绮/摄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外,各级党委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也是功不可没。

泸州高粱产业得以成规模、成建制发展,泸州市委市政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白酒靠品牌说话,亘古不变。用泸州高粱酿造出来的泸州酒,是国家确定的“中国白酒鉴赏级标准酒品”,早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让世界为中国喝彩,是其他酒品牌不可企及的“中国品牌”。

泸州高粱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泸州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

观察泸州的地形地貌可知,赤水河流域是高耸入云的云贵高原和乌蒙山系,长江和沱江流域是浅丘地貌,耕地的农业机械爬不上这些山峦,越不过这些深沟,现代农业机械化在泸州没办法展开。不仅如此,目前泸州农村青壮年多数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农村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和白发苍苍的老人,农村人才和劳动力已经严重缺乏。虽然种植泸州高粱不需要有驾驶农业机械的技术,也不需要多大的劳力付出,但是,面对泸州农业农村的实际,如何才能让泸州高粱产业发展壮大成农业支柱产业呢?无数次扶持、发展农业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告诉泸州市委市政府,开辟、培植出一个农业产业非常不容易,必须要政府引导、扶持,并不遗余力地持续推动、推进,才能让村民的意识统一起来,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巩固的种植基地。

因此,泸州联合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隆平高科等科研机构开展高粱新品种育种技术攻关,复壮提纯传统品种青壳子洋高粱,培育高产常规高粱和优质酿酒专用糯红杂交高粱新品种9个。其中金糯粱系列等10余个高粱新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鉴定),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通过种种努力,精选出了泸州高粱的最优品种。

同时,制定《酿酒专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泸州糯红高粱有机种植技术规范》,系统建立高粱品种选择、育苗栽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泸州标准”规范化技术措施,以绿色高产技术规范,100%集成推广漂浮育苗、拱膜育苗、中小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全面覆盖高粱种植“种、管、收”全环节,健全糯红高粱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栽培技术体系,以 “油-粱-苕”“油-粱-豆”等间种套种模式,推广高粱直播、油菜地原窝免耕栽插等,全面提高亩产值。

泸州财政还每年安排4000万元高粱发展基金,各区县配套相应资金,专项用于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创建高粱种植高产示范、支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粱品种选育;补贴农民购买良种,规定购买本地糯红高粱种补贴购价款50%,购买杂交高粱种补贴购价款40%;免费配送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供应有机高粱生产区、高粱高产创建项目区种植户;建立高粱农业保险,保费资金由财政支付75%,实现应保尽保、应赔尽赔;将本地高粱收购资金贷款纳入农发行粮油收购或自营性贷款,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发放贴息贷款2.4亿元,保证高粱种植大户、收贮企业资金需求……

目前,依托“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建成高粱高产示范片36个,总面积达12.6万亩,其中3000亩以上的示范片7个;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高粱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家,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9家,常年为高粱种植户提供代耕代种、施肥防虫、代收代销等服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23户,培养高粱种植规模经营户和营销大户“酒城三农之星”12人,并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奖励补贴;培育泸州红高粱公司、金土地种业公司等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高粱产业化联合体6个……

此外,由政府号召,一个个泸州酒业企业根据其所在地镇、村、社规划,在政府监管、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企业、村民、政府三家共同见证签定泸州高粱最低收购保护价合同,约定由企业向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生物农药、有机肥,种植户按合同约定技术规程统一翻地、统一施肥、统一治虫,将收获的高粱整理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优等品,标注上种植人的名字交售酒业企业,真正从源头上确保泸州酒的生态饮品品质和传统本色……

就这样,一条条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一块块标准化示范片,一个个组织提供有效服务,一个个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再加上龙头企业充分带动……泸州的酒企和山山寨寨的村民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泸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的高粱地里,到处都闪动着妇女、小孩和白发苍苍的老人的身影。

“种植泸州高粱,在旱地耕作,不比种植水稻,必须能下水田才行。所以,无论男女老幼、老弱病残,只要能够行动,就能种植和收割高粱。我老了,没劳力了,能动弹时就去栽几窝,平时除除草,收割时背不起,我就一把一把地拖回家。就这样,我所种的地一年产高粱1400斤左右,能卖6000多块钱,足够一年的吃穿用度了,不但不要儿女们给我养老费,我年年都还有了些存款。”77岁高龄的方朝辉老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因为种植泸州高粱不需要付出太多劳力,不但把种植高粱作为延年益寿的身体锻炼方式,还跟着大家一起玩起了“高科技”:以富含氮磷钾有机肥施肥,以苦生碱、应楝树等生物农药治病治虫,以喷洒性引诱剂、安装黄板等物理治虫,消杀赤眼蜂、瓢虫等,确保高粱种植基地绿色、生态。

“水果、蔬菜、水稻、玉米、猪、牛、羊、鸡、鹅、鸭、兔……不管什么农产品,都有滞销的时候,而且种得越多、养得越多,价格越便宜。只有这泸州高粱,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滞销,而且种得越多价格越高,越值钱!”泸州江阳区石寨镇上湾村十社村民唐永才种植了8亩多高粱地,从栽高粱秧苗到收获高粱的100天生长期中,仅栽一次秧苗,施一次肥,喷杀一次生物农药治虫杀菌,就能收割5000多斤高粱,获得2万多元收入。唐永才种植这8亩多高粱地,种子、农药、肥料全部是泸州老窖公司免费提供,也就是说,种植高粱除了他前前后后30多天的劳力付出外,就没有了其他任何成本开支,这2万多元,就是净收入、纯利润!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幽幽莲香里,寻味到湘潭
下一篇:大咖齐聚“莲城”,共商区域酒企文旅转型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