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四川中小酒企40%-50%低端原酒企业面临“死亡威胁”
2019-08-06 19:0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四川占据中国白酒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2018年,川酒实现产量358.3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41.13%。在行业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川酒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在进一步提升。

2018年,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舍得、剑南春、郎酒“六朵金花”为代表的名优酒企实现营收近1285亿元,占川酒整体54%;实现利润284亿元,占川酒整体的83%。

“六朵金花”风光无限。但在风光以外,四川省仍有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和数千家小酒企(其中原酒企业众多),只能分享余下17%的利润空间。

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酒业家记者,他在走访产区时听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目前邛崃、大邑、崇州、浦江一带有2/3的原酒企业处于停产或者是半停产的状态。

另一方面,资本对于白酒产业不再盲目乐观。有川内酒业人士对酒业家表示,以前银行主动找白酒企业谈融资,现在银行“躲着原酒企业走”,一些酒企只能借高利贷艰难求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川西三分之二原酒厂停产

40%-50%低端原酒企业面临“死亡威胁”?

作为全国最大的白酒基酒生产基地,国内白酒市场60%以上的原酒都来自四川。

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发展,进入2000年后,四川原酒企业经历了一段鼎盛时期,出现了以高洲为代表的一批原酒企业,并形成以邛崃、大邑、崇州、蒲江为代表的川西原酒与以泸州、宜宾为代表的川南原酒两个集群。原酒企业一度多达数千家。

然而,鼎盛时期并不持久。尤其在2013年后,原酒企业生存环境走向低迷,甚至连高洲这种巨无霸型企业也陷入财务危机,一度濒临破产,不得不多方融资,艰难转型。

2017年后,白酒行业整体复苏,但经历了行业震荡后,原酒企业仍然没能走出困境。

某川酒酒企高管表示,原酒企业目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两级分化加剧。“一部分大的原酒企业过的越来越好,这类企业完成了在原酒的生产技术、供应链配套等环节的升级,成为一些省外知名酒企的基酒的固定供应商;而一些小的原酒企业一般只能和省外的中小品牌酒企合作,这些中小品牌酒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有些一年只能做几千万到一个亿,未来这种企业慢慢就会消失掉,连带着给它们供货的原酒企业也会跟着死掉。”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酒业家记者,他在近期走访产区时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目前邛崃、大邑、崇州、浦江一带有2/3的原酒企业处于停产或者是半停产的状态,就算是开工也是接一些零星订单。

而在上述酒企高管看来,低端原酒企业的“死亡潮”仍然没有过去,在消费需求紧缩和市场进一步饱和的现状下,如果没有及时转型成功,低端原酒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死亡威胁”,40%-50%面临关停。

从目前情况来看,倒下的原酒企业通常面临两种结局:第一,歇业与关闭;第二,被大原酒厂或品牌酒企并购。

他认为,从四川两个主要的原酒生产集群来看,邛崃、大邑、崇州、蒲江为代表的川西原酒企业由于缺少名优酒企的带动,面临的困境更为明显;而以泸州、宜宾为代表的川南原酒企业则在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名优酒企的带动下占得一些先机。

2、市场萎缩加剧

小酒企难逃兼并命运

除了名优酒企和大量的原酒企业外,四川也有200多个中小酒企。行业复苏、名酒企业的高速增长,无法掩盖中小酒企市场的衰退。

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柳告诉酒业家记者,四川中小酒企的市场份额还在萎缩,在四川白酒金三角协会前不久组织的寻找“十朵小金花”活动中,通过初选的20家中小品牌酒企总产值还不到100亿。

这种状态不限于四川。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酒企减少了140多家(全国)。

业内人士认为,四川白酒产业面临的第二个两极分化就体现在这里,未来低端产品市场将进一步萎缩,中高端市场的持续增长。因此,更多中小酒企将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

一位熟悉川酒的人士对酒业家表示,大部分中小酒企目前更多的依靠核心根据地,提供更高的渠道利润空间,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以更低的利润去维持生存。

“对我们这些中小酒企来说,这个时代就是我们的至暗时刻,但是往往最黑暗的地方就意味着最光明的未来,一小部分努力寻求创新的企业,可能在差异化中寻找到了未来的生存空间。”他说道。

例如,在以浓香为特色的四川白酒产区,某酒企找到了川派淡雅的定位,并通过打造酒庄、多样化地推等方式,以差异化寻求生存空间,在以洋河为主导的江苏市场找到了自己的空间,牢牢抓住100-300元价位段的顾客,较为成功的完成了转型。

那些无法成功获得新生的,则无法逃脱死亡或被兼并的命运。

3、以前银行主动上门谈融资

现在银行“躲着原酒企业走”

所有人都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然而其中面临着诸多考验。

表面上,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事实上是经营者的思路。前文提到的酒企高管认为,经营者找不到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发展趋势预判不够,一味盲目扩建、追求利润,这类企业往往转型不利,也更容易面临资金困境。

被称为“原酒巨无霸”的高洲酒业此前也曾因盲目扩建深陷债务,面临融资困难。几经辗转,在宜宾市政府的支持下,直到去年底才再次复产。

杨柳认为,目前的融资环境和前5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银行主动找白酒企业谈融资,但是现在银行都是“躲着原酒企业走”。

他认为,这种转变一方面由于企业转型不顺,融资后仍无法挽回市场;另一方面,在对窖池和酒体进行评价时出现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高估值,严重影响了融资主体的利益。例如,曾名噪一时的宜宾红楼梦酒业有限公司就曾将原酒进行抵押,投资方平安银行以每吨原酒接近44.6万的债券进行抵押,价格不菲,然而企业却没有按照平安银行的预期实现IPO。

有了前车之鉴,资本对于白酒产业不再盲目乐观。

成都花香酒业总经理王伟告诉酒业家记者,这几年资本正在回归理性,不像三四年前对中小酒企盲目热情,一些企业主贷不到款,只能选择借高利贷艰难求生。而就在几年前,几乎各大银行都有专门的贷款专员每天排队到酒厂拉业务,他的办公室就曾同时坐着好几家银行的业务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次高端”激流涌现 名酒争相融入战圈
下一篇:高端白酒市场竞争激烈 纷纷抢滩“文化高地”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