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下午,以“葡萄酒与餐饮文化的交融之道”为主题的第18届葡界论坛在中国葡萄酒大咖群成功举行。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先生担任本届论坛主席;中国葡萄酒协会联盟轮值主席、香港酒业总商会国际品牌和流通委员会主席席康先生主持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邀请的8位嘉宾与中国葡萄酒大咖群263位行业大咖共同见证了本届论坛。
论坛主席:
熊玉亮葡界论坛主席团执行主席、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
论坛嘉宾:
韩文友 《华夏酒报》总编辑、 总编辑
《新食品》杂志社社长、糖酒快讯CEO
吴 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助理、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进口酒市场专业委员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球酒膳专家
李瑞琴新疆乡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为民 吉林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通化市葡萄酒协会副会长
陈向东宁夏吴忠市葡萄酒产业联盟副会长;宁夏朗斐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 放 《葡萄酒》杂志创始总编辑、放哥约酒创始人长
论坛首先由中国葡萄酒大咖群主席、葡界论坛创始人董树国先生代表论坛组委会宣布第18届葡界论坛开幕,并围绕“葡萄酒与餐饮文化的交融之道” 进行论坛主题释义。
董树国认为,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大众化,一是葡萄酒定位有问题,二是葡萄酒教育有问题,不同的培训体系各自形成自己的江湖,大众面对葡萄酒更加云里雾里。我们要清醒的知道,在我国葡萄酒与餐饮交融才是撬动葡萄酒销售的兴奋剂。无论什么渠道把酒卖出去,最终有必要深度研究的仍然是餐食与酒的交融之道,餐食文化与葡萄酒文化、文明的交汇之道。酒质不同,酒类不同,消费者不同,场景不同,营销也不同。葡萄酒与餐饮文化的交融即打通了葡萄酒销售渠道,也丰富了我们的缤纷生活。
董树国指出,葡萄酒的销售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品牌和企业的成长,最终都要在销售上得以体现,才能拓宽未来成长的战略空间。而销售的提升离不开渠道的构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环境下,渠道力至关重要。餐饮一直是葡萄酒消费的主战场,也是最大量销售的核心渠道。餐饮渠道的最大特点是消费者的直接饮用,这和商超、专卖店、电商等渠道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如何理解餐饮渠道?如何在餐饮渠道推广?如何把葡萄酒文化和餐饮渠道进行融合?这是本届葡界论坛希望带给大家的重要思想。
随后,本届论坛在主持人席康的引导下,8位嘉宾围绕“葡萄酒与餐饮文化的交融之道”论坛主题从酒食搭配、渠道融合、消费者教育、个性表达、品牌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观点阐述。
熊玉亮主席围绕论坛主题做主旨演讲。他说,无论是水果酒还是粮食酒,无论是酿造酒还是蒸馏酒,最开始都是从食物糖化通过酵母菌发酵转化而来,换句话说酒本身就是食物的一种,区别在于,就餐含有生理的必要性,饮酒主要是为了精神方面的愉悦。而餐酒搭配中心目的是为了通过饮酒增加就餐的愉悦感,通过配餐放大饮酒的愉悦感。熊玉亮主席将中西餐与葡萄酒搭配进行了对比,着重结合中餐与葡萄酒搭配进行了阐述。熊玉亮指出,中国餐饮文化博大精深,本身讲究相辅相成,一道福建菜佛跳墙不知难倒多少侍酒师,并且更讲究一地一味、不时不食。中国国产葡萄酒餐酒搭配一讲个性化,就和服饰搭配一样的,撞色也是一种流行的趋势。二讲场合,是以餐为主,酒为辅;还是酒为主,餐为辅。三讲地区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风俗餐饮文化差异较大,因地而异。葡萄酒与中餐搭配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研究国产葡萄酒更多的进入中国人的饮食中更需要业界同仁们探讨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国产葡萄酒搭配中餐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引导国人更多饮用国产葡萄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