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顺利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双清、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以及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的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名酒企业的代表,全国各省市酒协的会长、秘书长均出席了会议,共同回顾中国酒业发展历程,展望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做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扩大)会议工作报告。王延才指出,如今酒业正处在一个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即在经历过去所说的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及几年的深度调整期之后,现在转入的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通道。因此,在这一年里,整个酒业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运营生产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等,都将有一个巨大的变革。
回顾2018:总体趋势向好
(一)2018年中国酿酒产业发展的概况分析
中国酒业协会王延才理事长从两方面对2018年中国酒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一是酿酒产业发展的概况,二是不同酒种的产业经费的指标。透过酒业产量的情况、变化的情况,王延才认为2018年产业经济保持稳定,并且认为应该把它认为是一个良好。
会议发布产业经济指标公示,1到3月份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完成的酿酒的总产量是1302.71万千升,总比下降0.19%。其中饮料酒是1136.22万千升,同比增长的微乎其微,0.09%。酒精是166.50万千升,同比下降了2.1%。白酒行业1到3月份规模以上的企业总量是205.91万千升,同比增长也是0.21%。啤酒完成的846.68万千升,同比增长了2.97%。葡萄酒行业完成的总量只有10.53万千升,同比比去年下降了27.83%,这个仍然在下降的通道上。发酵酒精是166.50万千升,同比下降了2.05%。
(二)2018年酿酒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当谈到酿酒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时,他提出“2018年酿酒产业紧跟消费升级趋势,趋稳向好,我们把它定性,我们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稳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挺进”。报告文字从两方面的认识对酿酒产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析。
第一,消费升级。随着现在消费理论变化,有关消费降级的概念不断干扰整个酒业发展的大方向。王延才指出,酒业应坚定消费升级的理念,假若进入消费降级的通道,便会误导整个产业发展的方向。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的酒以二锅头为主,近两年二锅头的销售量大增,公开的数字显示,北京市全行业不含燕京啤酒,生产饮料酒627700多吨,增长了1.95%,现价总产值时候130多个亿,增长了31.39%,实现工业增加值是55.86,增长了26.41%,实现销售收入127.41亿元,增长了28%,实现税金34亿,增长了24.73%,实现利润总额18.97亿元,增长了59.55%。现在公开的数据显示,北京牛栏山的产量是549000多吨,增长了31.3%,现价产值是87.8亿,增长了28.94%,销售收入92.43亿元,增长42.24%,实现税金26.58亿元,增长了32.83,利润总额是15亿多,增长了82.43%。
王延才强调,酒业是有经济压力,但是总体经济形势是改善的。酒类行业作为经济和消费品的其中一个分子,肯定随着大势,同时现在在酒销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转向一个高质量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 有关“二八定律”。调研发现,2018年“二八定律”在整个白酒产业表现非常明显,以800元以上的作为分界线酒品中,茅、五、泸和梦之蓝牢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特别是茅台、五粮液两大白酒领军企业合占约80%到85%的高端市场。此高端目前处于蓝海阶段,现阶段次高端品牌酒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强者。目前随着高端品牌的纷纷提价,区域性品牌也在向上延伸。例如啤酒,五大集团占了啤酒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的83.7%,啤酒业的整个产业结构和产品变化越来越巨大,2018年的利润的占比60%到70%之间。葡萄酒有30多亿的销量,张裕占了十个亿,也就是说现在这种“二八定律”的情况在酒行业现在看来越来越明显,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王延才表示,希望以现在转入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契机,各企业能够去认真研究所处的位置,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样才可以有一个自己企业的综合的发展规划和方针和运行的方式方法,才能跟上现在高质量发展的这趟车。
2018年酿酒产业经济运行目前正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酿酒产业的结构持续优化,在新旧动能的转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同时产区已经成为酿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领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加快。市场运行的特点有四条二元三新成为当下市场的主要特征,引领中国酒类市场发展的新主题,渠道变革全渠道新零售,再定义终端的价值,国际国内市场将出现新变化。
展望未来:乐观和可期
(一)民营引领中国酒业发展的新周期
在这个发展新周期在品质竞争的时代,加速聚焦放大了民营企业的引领作用,行业聚焦的效应不断凸显。2018的年报显示,白酒上市公司仅有一家亏损,其余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葡萄酒、啤酒领军企业在2018年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可以肯定的说,民营企业引领作用明显,本质上是助推酒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民营酒业发展周期发表了看法。
第一个价格的新周期,这个白酒产业以茅台为首的价值量在不断上移,啤酒、葡萄酒、黄酒领军企业在高端酒打造上也相继发力,这打破了酒价层层的天花板,为酿酒产业高端酒发展提供了保障的同时,量价齐升成为高端酒新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新的价格新周期。
第二个品类新周期,品类新周期是产业整个的产品结构大调整的一个表现,不论是白酒产业,还是啤酒产业、葡萄酒产业,都是酒业寻求的目标,随着调整发展,它们已经有了适应现在的新的消费群体,包括现在年轻消费群、老年消费群,都是产品的调整。
第三个是产品品质表达的新周期。在2018年各大酒种都推出了自己的品质表达体系,并在相关领军企业的带领下出台了相关品质表达体系,这些都有力提升了酒类的价值。对于品质表达的新周期,我们国家从历史上建国以后五次评酒,极大了推动了酒类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工艺进步,同时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但是现在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弱,品质表达需要的是整个酒类产品在国际上、世界上都通行认可的一种稳定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