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和“老窖”孰先孰后,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但到底谁家最老,业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也不服谁!怎么办?李渡君认为;喝多了扶墙,喝少了服理!这理是谁?当然是权威的考古加正史记载了。最近一段时间,名酒就比较喜欢拿“老窖”说事。
五粮液“501” 明池之前没有窖?
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五粮液品牌宣传一直高调,但高端产品的品质支撑极少大张旗鼓。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2018年12月18日,五粮液在第二十二届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上,高调发布了定位超高端的新品“501五粮液”。同时,超高端新品“501五粮液”还为中国酿酒窖池进行了重新定义:明池之前没有窖!
据了解,五粮液的“明清古窖池群落”,统称为501车间,已有650余年的历史。501车间的明初古窖池群,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是我国最早的窖池纪录。这些明代的活窖泥,拥有数以亿万计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参与发酵,并产生非常优雅独有的窖香。经年累月,沉积的香味物质越多,酒味也就会越香。并且,早在2005年的时候,活窖泥就“以每克远高于黄金的价值”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国窖1573 “老窖”专业户
浓香鼻祖——泸州老窖是行业最重视“老窖”文化与价值的,在总计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该企业“老窖池”在第一批和第七批都有入选,堪称“老窖”专业户。
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系明代万历年间所建,最早的记载是仅存四口。这四口窖池规模相当,呈横向排列于车间内,皆长3.8米,宽2.4米,深2.4米,均为鸳鸯窖,即每口窖池内为2个地坑,中间以池干分开,粮糟发酵时,2个池坑作为一个窖池,以提高容量。
窖池内的糟泥经数百年发酵,已产生了数千种有益微生物。这里是中国浓香型大曲酒的发源地,有“中国第一窖”之誉,是我国建造最早,保存最好,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曲酒窖池。
国窖1573诞生于此。
茅台三大酒坊遗址老窖池数成谜
茅台除了“国酒”商标曾经高调争夺过(现在已经主动放弃并和解)以外,其他真的都很低调,绝对的国际“低调奢华”标准。对于酿酒工来说,做匠当如季克良!
2018年末,国家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除泸州老窖的“窖”全国美酒爱好者熟悉外,茅台和五粮液也赫然在列。究其原因,原来,早在2013年5月3日,五粮液独有的“五粮液老窖池”和以“茅酒之源”为代表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均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台工业遗产群内,国家级文物项目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居酒行业之首,包括现存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先后建成的“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恒兴”酒坊旧址。
至于酒坊内有无老窖池和有多少清代的老窖池,只能到茅台酒厂体验旅游时一探究竟了。
李渡1308 “国保”中的“国宝”
如2018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除了张裕葡萄酒和青岛啤酒外,白酒在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之上,你猜是谁?李渡!江西李渡!有些专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李渡。
2002年6月,李渡酒业在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改造扩建施工的时候,一位工人的榔头被震得咣当一声。这一榔头造成的“破坏”,至今清晰的印在了国宝李渡古窖遗址内一块明代水井口的石头上。他不知道,这不经意的一榔头可谓“石破天惊”!
(李渡酒厂无形堂生产车间改造扩建施工时,被工人用榔头敲破的明代古井)
考古泰斗、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原组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黄景略与已故白酒泰斗周恒刚带队,历时四年,2006年6月,李渡无形堂烧酒酿造古遗址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