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百届糖酒会,与酒业共成长
2019-03-22 23:15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从1955年,在北京西苑大旅社(现在的北京西苑饭店)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供应会”,到2019年3月21日~23日即将在成都召开的第100届全国糖商品交易会,糖会已经走过了64个年头。


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只有23人参加的行业行政调配会,到现在10万多人参加的“天下第一会”,虽然糖酒会的功能由“介绍产品、洽谈合作”升级为“新产品、新模式、新思维”的共享、互通,但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更,“交流新产品、融通新思维”都会是全国糖酒会一以贯之的核心功能。

几次转折,推动糖酒会成长创新

正如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说的,这么多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时代发展,糖酒会成长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全国糖酒会历经的64年记载了中国糖酒食品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1964年前的“全国糖酒会”偏重于“第三类商品”的供需调配功能,直到196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三类商品供应会上,首次设立了糖烟酒商品展厅,从信息沟通到设展交流,开创了全国糖酒会会展形式的雏形。

如果说1964年的糖酒会实现了展会功能上的革新、创变,那么,1972年的糖酒会,堪称“质”的转变,是“糖酒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据原商业部副食品局糖酒会的老主管——雷万海老先生介绍,“1972年,石家庄糖业烟酒菜果三类商品交流会,脱离了由行政工作会套开的历史,糖烟酒由原来糖酒系统公司内部的经验交流会,第一次转变成各地第三类商品的工业企业商品交流会。”

后来,石家庄的办会模式还成为承办城市采用的典型模本。

从1972年糖酒会之后,糖酒会的规模、交易方式、参会企业性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74年到1983年的十年间,全国糖业烟酒三类商品交流会的代表人数从1000人增加到7700人,商品交易额也从1.1亿元增加到6.3亿元,这十年间,糖酒会的发展壮大也促进了地方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了糖烟酒行业的工商企业队伍。

随后,糖酒会转战扬州、柳州、无锡、烟台等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糖酒会”,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地方经济尤其是商办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第三类商品日渐丰富、品种繁多,大量第三类商品工业企业强烈希望在全国范围进行商业交流。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全国糖酒会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

1984年,全国糖酒会由一年一次改为春、秋两季举行,而且在当年秋季的安阳糖酒会上,提出了“不按经济成分、不分企业大小、不按地区划分,面向社会开放办会的原则”,这意味着,“姓公还是姓私”的惯性思维被打破,“英雄不问出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竞逐发展”的大幕被拉开了。

1988年,全国各地放开名烟名酒价格,名酒企业一时陷入了“三不喝”(老外不喝、党政部门不再公费吃喝、老百姓不喝)的窘境,为此,一些名酒企业及时组建了自己的营销队伍,并从布置展台、推销储运等基础学起,通过糖酒会等平台,下沉到市场一线,开辟新路。

就在这一年的郑州,召开了首次糖酒会研讨会,确定了参会商品展示由分散向集中过渡的组织办会原则。1990年,石家庄春季全国糖酒会把集中布展落到了实处,这一年的秋季,在郑州,第一次启用“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与酒业共同成长

2011年之后,全国(春季)糖酒会永久落户成都,这意味着糖酒会的专业性更强,也将释放出更大的展会效益。

2012年,白酒行业由“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步入了“调整期”,反映到糖酒会上,就是“企业集中发布新品的力度降低了”,但大家奔赴糖酒会的热情并没有减弱多少,奋发向上的酒业人,依然于每年的春季奔赴成都,“看市场、试新路、找出路”。

当时,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主任古平在接受采访时,不忘给企业鼓劲,“白酒企业是主动参与洗牌,还是被动地等待被洗牌,态度决定命运。市场越是不好,越是要走出去,多听多看多交流,主动参与各种行业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交易会,创造机会,主动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加主动,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在2013年的“变革下的中国酒业经济——2013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揭幕仪式暨主题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就提出,“把推动我国酒业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激发各酒类企业的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美丽中国、美好生活,怎么能把高端白酒排除在外?我们还是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非公费消费上。”“高质量发展”、“聚焦品牌优势,聚焦终端消费者”等观点,不仅从宏观层面为酒业调整指明了方向,而且给广大厂商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意识到,“明天更美好”是发展的必然,行业的调整、波动只是暂时的,是发展中不可逆的“小插曲”。

对外交流的功能不断强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发展阶段,调结构、稳增长、促消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关注消费,关注消费者,消费引领市场,消费拉动市场,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的热词。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糖酒会主办方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围绕消费的多元化,在2013年的全国糖酒会上,初次设立了全国糖酒会的进口食品专区。

未来,糖酒会的“国际”范儿更正。据中国糖业酒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糖新世纪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成刚介绍,如今,糖酒会增加了面向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招商并建立直接沟通渠道;加大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发和培育参会的力度;今后,还将探索“走出去”办会,尝试海外组展或办展,助力中国食品和酒类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1978年,食品工业产值只有471亿元,2018年,食品工业产值达到了11.3万亿元。何继红说,从产值的递增幅度上,反映出中国糖酒事业的重大变迁。如今,食品产业被定位为中国的先导性支柱型产业,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定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酱酒二哥”位置,郎酒坐稳了吗
下一篇:1955~2001:艰难起步,适时谋变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