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茅台集团由于品牌价值独一无二、业绩长期稳定增长,受到了机构们的青睐,成为他们重仓的股票,所以我们翻看茅台以往的股价都是走得比较稳健的,很少会出现单日内的暴涨和暴跌。然而这个神话在去年十月底嘎然止步,茅台股市暴涨暴跌的背后,又有怎样的信号被放出?
人们喜欢说,当雪崩前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但似乎没有人深究,究竟是谁让雪花成为雪崩。2018年末,受第二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影响,茅台经销商年会向后推迟十天,一些相关的信息释放也比较碎片,导致每年卯足劲的茅台经销商年会没有了往年般的热闹。在数据面前,欣喜却看不到太多的渲染,这个昔日神话一般的酒企,终在新年到来前,要回归理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股价过山车,谁撬动了杠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茅台”代表中国白酒的价格杠杆,决定权则是它独有的酿造工艺与历史所打造的品牌效应。随着资本市场的涌入,“茅台”的分量不单单是产品的名词,更成为一个行业品牌的价值。这也让“茅台”成功拥有了“两个价格”,即本身的产品价格与股市的股票价格。随着白酒市场的调整期的度过,茅台酒凭借自己的产品优势回归国内白酒阵营的领头羊时,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也是遥遥领先,更是号称“白酒第一股”。然而,资本市场为茅台在流通市场铺垫回归一线阵营的同时,也为其资本市场发展埋下了伏笔。2018年下半年,资本市场的振荡也让茅台这支实业股票受影响颇深,资本市场的“过激”反应和恐慌情绪很快波及到茅台市场表现,不得不让茅台人重新审视资本市场与实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茅台公司公布三季报发布之后,2018年10月29日,茅台迎来有史以来第一次跌停,之后又是连续大跌。事实上,自10月份以来,贵州茅台股价从730元下跌至10月30日的最低点509.02元,最大跌幅达到30.27%,市值从万亿跌至不足6400亿元。
茅台的股票动荡,不由得让我们想到近一年来茅台大刀阔斧的人事变动。2018年5月6日,茅台人事变动频繁。由集团董事长、集团名誉董事长开始,再到集团副党委书记、总会计师、纪委书记、副总经理、营销公司董事长、电商公司董事长,以及机关、后勤、生产车间、子公司各个系统的中层干部等,均发生大幅度更替。虽然有分析认为资本市场涨跌与实体经营的增减是两个不同的逻辑。但从时间表上来看,茅台人事变动与茅台股价的市场表现却“不谋而合”。
而茅台这一波过山车似的经历,得从2017年说起。
2017年开始,茅台不断刷新着由自己保持的股价纪录。它的股价在2017年1月3日时,尚只有329.3元。此后,茅台股价先后在当年4月、9月和10月分别突破400元、500元和600元整数关口;还没到2017年年底,又突破了700元。
飞天的股价与市场一致追涨的声音,引发担忧。有金融行业人士,指出应理性看待茅台的股价:“就特定的某段时间而言,决定股价的因素,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还取决于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金融去杠杆仍如火如荼,市场情绪仍乍暖还寒,股市的箱体格局未有明显突破,一意孤行推动茅台股价高歌猛进,为一己之利,而破坏延续多年的良性格局,是否有竭泽而渔的嫌疑?”
面对这样的质疑茅台也随即声明表态,称关注到最近媒体报道和研究报告比较集中,公司过高的目标股价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态度,希望投资者和消费者理性看待。但2017年底的声明没为股价踩下刹车。2018年初,茅台股价第一次来到800元关口:1月10日收盘超过780元,按照当日汇率,市值超过了1500亿美元,将1400多亿美元的奢侈品集团LVMH拉下马来。
从年初的第一股到年终的跌停,茅台的过山车行情也带动了整个白酒板块的起落。此前,以茅台为首的白酒股一直被称为消费类的白马股,而估值下滑是下一个寒冬的前兆吗?为此,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特地在公开会议上表态:按照茅台通常的发展周期,现在回升后劲仍在,还不到下行的时候。
2018年12月17日,李保芳在五粮液承办的名酒文化节上进一步表态,最近两年,业界龙头企业普遍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不可能是常态,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大企业的基数已经这么大了,消费者又不希望天天涨价,有的产能还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怎么可能无限期高速增长?“所以,发展速度总会回归正常水平,不然任何企业都受不了。我们应该理性认识这一点,也应该有这个定力和自信。”他对外界喊话,“社会各方理性看待我们、支持我们。不能非要达到20%、30%的增速才算增长,稍微波动或者一旦下行,就是衰退、不景气、业绩不好。只有理性的增速,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李保芳的喊话,不仅是对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回应,更是对茅台自己未来发展的回应。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9年1月1日,茅台集团预披露2018年初步核实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7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3%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左右。针对2019年,茅台提出目标同比增长14%,远低于2017年49.81%的营收增速。与此同时股价的变换也引起了茅台集团的重视。在2018年12月底的经销商联谊会上,茅台董事长李保芳明确表示:“茅台酒价格和茅台股票的问题都是头等大事”,“我们对股市的关注、分析、应对是不够的,尤其是对资本市场理性的‘价值投资’探析与倡导还不多。”
截止《中国酒业》记者发稿前的2019年1月15日,白酒股市又迎来了一次高涨,茅台股价当日收盘时,茅台每股达到了659.98元,成为一月上半月来,涨幅最高的一日。似乎,李保芳承诺的理性发展,正让茅台在过山车的股价后,开始趋于缓和。除了资本市场的直观的数据反应外,茅台集团的动作也在吸引着资本市场对这个股市白马持续的关注,1月15日上午,茅台再出整顿子公司的消息。此次调整并不意外,事实上,在2018年年中,茅台集团即放出消息,计划新一轮的企业架构调整,并明确表示将清理整顿51家子公司,而所有清理工作预计将在2019年全面完成。同时,原则上企业管理层将基本控制在三级以内,不再设立四级及以下分、子公司。被纳入清理整顿的51家企业存在定位模糊、管理层级多、功能重叠、经营情况不佳甚至“僵尸公司”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