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吐翠仙乡路,帕似彩带当空舞。溪泉甘露润滋如,谷丰南岭锦绣图。文化引领梦想筑,勇者担当话幸福。开斧陨石现山处,创造奇迹迈新步。 藏头诗“纳帕溪谷、文勇开创”——题记
斗转星移十余载 开山劈岭活水来
在蓬莱大辛店镇兰荫里东村,有一个名叫李宗显的大户人家,生有五男二女。长女李文花当过兵、上过军校、提过干正师职大校军衔;次女李少华曾在大辛店镇拖拉机站工作。长子李文兴当过兵、提过干,转业在地方任过蓬莱开发区副主任职务;二儿李文功曾在蓬莱市大辛店镇武装部当过保管员;三儿李文成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四儿李文芝当过兵、上过军校、提过干。转业在蓬莱市原于家庄乡任过武装部长、党委委员;五儿李文勇当过兵。屈指可数,李宗显家里有四个儿女当过兵,成了远近闻名的光荣人家。这家人和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走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故事。
李文勇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有志青年。1985年他退伍后,在蓬莱开了一家小饭馆,一干就是八年。1993年转行干装修,创办了文勇装饰公司,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他曾带领文勇装饰公司的员工,在北京、济南、烟台等大中城市承揽过装修工程,一举成为山东省装修行业的头牌企业。1997年,李文勇到美国做家具生意时,他曾到过美国加州北部的纳帕山谷参观考察过。纳帕山谷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之乡。在这个山谷中,大大小小分布着几十个葡萄园和酒窖。他看到纳帕山谷风景秀丽,山川秀美,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于是乎,他想回国创建一个纳帕溪谷,让中国的葡萄酒走向世界,让中国的酒庄旅游享誉海内外。2008年,他怀着这一梦想,回到了那生他养他的家乡。在考察的基础上,决定在大辛店镇夏侯村西丘岭地带,开发建设“纳帕溪谷”项目。并于2009年成立了烟台弘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相继成立了烟台弘辰百诺酒业有限公司和蓬莱纳帕溪谷置业有限公司。2012年已发展成为山东弘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山东弘辰百诺酒业有限公司、蓬莱纳帕溪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蓬莱纳帕溪谷置业有限公司、山东纳帕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弘辰专业水果合作社等五个子公司。2012年,李文勇执掌着山东弘辰集团董事长的大权,并当选为蓬莱市人大代表,2014年被评为蓬莱市优秀人大代表。
毛泽东曾说过:“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实践证明: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就是要靠辛勤的劳动,就是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艰苦奋斗中,画出一幅走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的新画卷。纳帕溪谷座落地夏侯村西丘谷岭,是个“七谷、八岭、九条沟”的荒山秃岭,地形恰似一个“仙人掌”。要在这片荒山秃岭上,建设纳帕溪谷,首要的问题就是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彻底解决“上山无路、种田无水、照明无电”的“三无”问题,搞好基础性的建设。
2009年深秋,新任烟台弘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文勇,在与夏侯村、沙沟村等几个村签订土地承包租赁合同后,组织了20多名农民工,驻进了西丘岭上。西丘岭山顶上有个70年代盖的6间破瓦房,李文勇卷着铺盖卷和农民工们,住进了这唯一的6间破房子里。那时候条件差,7、8个人挤在一个土炕上睡通铺,没有水吃,要到山下小泉眼里用水瓢一瓢一瓢的舀到水桶里,再挑到山上;没有电,晚上就点蜡烛照明。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站在这片荒山野岭上沉思着: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条件再苦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誓改变这一面貌,用辛勤和汗水书写出人生的梦想。决心已下定,他带领农民兄弟开始实施了“开山、治水、整田、修路、绿化、发电”的规划。
那一年的冬天,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水库。在一条肖水沟里,打响了兴修水库的“第一枪”。当时肖水沟的场面是,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机声隆隆。挖土机、推土机、拖拉机的隆隆响声和开山掘石的爆破声,震天欲耳。工地现场是北风呼啸、尘土飞扬。他带领民工们发扬“不怕累、不怕寒,不怕苦、不怕难”的“四不怕”精神,苦战了一冬捎一春,硬是在肖水沟里,建成了第一座水库。时年,他投资近10万元,历时46天,在半山腰打了一口深200多米的吃水井。之后,每年冬季,他都带领农民工们修建1—2个小型水库。先后用了五年的时间,花费了2000多万元,建起了9座水库和塘坝,彻底解决了纳帕溪谷种植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问题。
2000年的春天,万物刚刚复苏,大地刚刚长出绿意,李文勇就和他的治山队员们,开始修路和治理荒山荒坡。纳帕溪谷总占地4500亩,非耕地较多。地形沟沟坎坎,七高八低,没有山路,行走艰难。他找来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地形地貌和过去已有的羊肠小道,重新进行道路规划。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用于道路测量放线,路槽开挖,槽底修整,土方回填,铺沙石垫层,铺沥青路面。李文勇在修路中,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迎着太阳上山,背着夕阳收工。头顶烈日曝晒,高温不下火线,挥镐铁锹,搬运土石,用汗水筑着纳帕溪谷每一条道路。他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一条连接蓬栖路直达纳帕溪谷酒庄的沥青路和120条支路正式竣工启用。新修的道路,犹如一张大的道路网络图,贯通纳帕溪谷整个丘岭庄园,彻底改变了过去道路窄、行走难的现状。路通了,不仅为治理丘岭荒坡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为全面实现纳帕溪谷的建设规划,打开了创新发展、融合开放之门。道路筑好了,他就在田间道路两侧以及葡萄园的适合空间,投资30万元,新上了小型风力发电项目。这样就解决了纳帕溪谷生产和生活用电问题。
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村大部分承包的土地多年撂荒,成了一片荒山野岭。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李文勇用步丈量着承包租赁的每一寸土地,看着撂荒的责任田和荒坡,心里盘算着开荒造田的计划。对于远处的荒山坡,不能种庄稼的,就开垦出来栽种苹果、桃子、亚梨、核桃等果树,开垦后建成“花果山”。对于比较平整的责任田,复耕后种上葡萄,建成“葡萄园”。一幅治理荒坡野岭的蓝图,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产生了。为了尽快描绘出这一蓝图。他像当年农业学大寨一样,开始了开荒造田的计划。他采取“开垦一块栽种一块、复垦一块耕种一块”的战略,划片开发整治,一沟一岭捯饬。他和大家一起住在山上,吃在田间地头。不论天寒地冻,不论夏日炎炎,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发扬“吃苦耐劳、甘于流汗、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用一锹一刨树根,垒地堰,挖排水沟。把开垦出的1400亩荒坡,种上了各种果树;把复垦的3000多亩梯田,种上了酿酒葡萄。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葡萄园”。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