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之前的行业黄金十年,包括鲁酒板块在内的全国多个白酒板块的多个白酒品牌,都在挑战单瓶百元价格带的大单品重塑,行业逐渐回暖的2015年前后至今,又有越来越多的区域诸侯品牌聚焦单瓶200元价格带、次高端价格带大单品再造。
多年来的行业实践证明,无论是上一个阶段的百元价格带,还是目前阶段的200元价格带、次高端价格带,区域诸侯品牌,要想挑战、且形成年销售过亿元的大单品,确实是困难重重,行业内鲜有成功案例。
但在山东,在鲁酒板块中,却出现了这么一个经典案例:早在2005年前后,鲁酒骨干企业——古贝春集团出产的一款“浓香白版”,却在单瓶200元价格带,领先鲁酒,领先行业,并快速引发了全行业蜂拥推出“白版”产品的热潮,形成了“白版营销品类”,十几年过后的今天,古贝春的浓香白版依然销售热度不减,成为行业一大营销奇迹。
一.古贝春的看似无心“营销”,
却开创了白酒营销界的“白版”营销先河
2005年,在全国众多名酒品牌中,38度古贝春酒荣获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第一名,无形中,这也为古贝春浓香白版酒的火热,奠定了质量基础。
据说,当时,古贝春浓香白版,企业纯粹定义为“内部招待用酒”,连基本的防伪都没有,只允许到企业参观指导、洽谈的政商界领导、客商、媒体、供应商,在企业内部餐厅享用,不对外销售,即使是少量的礼赠,也是必须要严格的通过企业高管签条审批。
当时的行业大环境是:一方面古贝春集团与五粮液集团技术合作十分密切,优质五粮浓香白酒酿造技术行业领先,38度古贝春酒荣获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第一名是例证之一;另一方面,全国多地酒企“酒精勾兑”现象依然相对普遍,社会民众普遍对市场上遍地销售的“市场酒”心存不安,渴望能喝到酒厂酿酒人“自己喝的酒”。
古贝春集团内部招待用“浓香白版”的出现,激发起了越来越多白酒爱好者的消费与购买热情,有时为了能拿到一件企业高层签批的“内招赠酒”,很多人都通过层层关系,才联系到企业,这样,逐渐的,企业并无意对外销售的“浓香白版内招酒”,逐渐由市场需求自身,确定了200元左右每瓶的市场价位。随后,为了充分满足市场的切实需求,同时充分尊重国家对白酒市场销售产品的法规监管,古贝春集团在持续提升酒质的基础上,在外包装、防伪上也做了适度的调整,这样,本来就是单纯定义为内部招待、无心营销的营销,开创了行业内至今仍是经典的“白版营销”,一度引发了全国各地诸多酒企开发“内招产品”的“白版”热。但因为多数跟随的企业,脱离了对酒水质量的坚持与执着,为营销而营销的营销,注定任何企业可以效仿和模仿古贝春,但至今还未出现超越古贝春白版的案例出现。
二.古贝元让业内人知道,
古贝春不但与五粮液技术合作密切,
与茅台的酱香白酒酿造传承更是经典!
多年以来,特别是上个阶段,古贝春浓香白版在武城、德州、济南、滨州、甚至于京津冀、南方等诸多市场销售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让许多人都知道了古贝春酒厂正是因为与五粮液酒厂有着持续多年、相当深入的五粮浓香白酒技术交流合作密切,才终酿出浓香白版这瓶美酒!殊不知,古贝春在酱香白酒酿造方面,与茅台酒厂的历史渊源、技术传承与合作似乎更加久远、更有故事、更有味道。
1983年,前贵州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先生,委派他的老师—刚刚退休的茅台酒厂生产技术科长杜安民先生,从贵州远赴山东,来古贝春集团前身——武城酒厂,研制酱香型白酒,开启了企业酿造酱香白酒的新纪元。多年来,古贝春集团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保持着酱香型白酒生产酒班的生产,保持着工艺、窖池、人员的全方位传承,不仅保持了茅台正宗“血统”,而且培养了包括“中国白酒大师”在内的技术团队。
熟悉古贝春酒厂的很多人都知道,在浓香型白版,在单瓶200元价格带,市场热销、一瓶难求的时候,市场上一款同样由古贝春集团生产的、茅台瓶瓶体、朴素的只有一红色调为主的瓶标+一红盖头、被认为亲切的称之为“小中南海”的光瓶酱香古贝元酒,终端单瓶售价400元左右,也同样被诸多的资深、中高端酱香白酒爱好者所推崇。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