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朔州毒酒案成为酒类品质的“分水岭”,酒类消费实现了从“有酒喝”到“喝好酒”的转变。与此同时,主力消费群体不断发生转换,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目前,“80后”、“90后”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酒类消费市场的主力群体,其消费具有鲜明的特点。更加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时尚化,更加注重仪式感和现代感,其饮酒观念、场所、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饮酒人群和观念的变化,产品品类多样化的选择,不仅导致消费市场的分流,而且对酒类自身也提出了低醉酒度、多风味、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性、时尚性、个性化等新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品质化追求趋势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期基本解决了消费者追求“有酒喝”的问题的话,那么现阶段就主要解决“喝好酒”的问题。消费者对“好”的追求,就是对品质化的追求。
在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看来,从201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白酒行业产能一直很大,应该说是产能过剩,但是,在产能过剩的背后是好酒非常少。有句话是“中国白酒产业进入了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真正的好酒非常少,一直没有突破1% 的量,随着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未来20年之内,好酒会有非常好的成长空间,我们整个产业要做的工作就是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的,真正的好酒才有未来。
诸多经济专家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更加注重品质消费的时代。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日益扩大,为品质化消费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14亿人口中有3亿多是中等收入的群体,他们具备了相当的消费能力。
2017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6.9%,82万亿元的GDP 里,消费占比58.8%,消费这驾马车被称为经济的主要引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越增长,经济带动性越强,品质消费带动性比非品质消费带动性更强。
什么才是品质消费呢?在业界的共识里面,其一是指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它满足人们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品质消费包括绿色、健康、环保、品牌、声誉等因素。第二,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物质的需求,更能满足精神的需求。第三,品质还指消费的氛围和良好的体验。
怎么提升酒的品质消费呢?业界专家认为,酒类产品应从生产端开始,它的设计、制造、质检、销售、物流、售后服务,整个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一个完整的闭环里都包括着品质消费的因素,才能真正促进品质消费时代的发展。
高品质酒的消费,第一是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的改革,深化推进供需体系,给老百姓提供品质消费需求的产品。以此倒逼品质消费,倒逼产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发扬工匠精神,推进整个供应链体系改革。第二是进一步细分白酒品质的消费市场,以合理的性价比,精准对接产需。消费者在酒的消费方面有不同的档次,每一个档次都有一定的品质要求,进行精准的定位和营销。第三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完善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在政策环境方面来助力酒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品质消费,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品牌化消费推动集中度提升
从消费端来看,对品质化消费的需求在增加,而从生产端来看,因为消费者对品质化消费的追求,品牌化的酒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这进一步推动了酒业集中度的提升,高端酒类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但生产企业的数量众多。目前,我国白酒生产企业有2万多家,而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仅有1500余家。
2015年,白酒行业步入弱复苏以来,马太效应显现,行业持续分化,知名酒企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业绩和利润规模来看,数据显示,2017前三季度,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总规模约1250亿元,占到了全行业的25%,利润总和约400亿元,占全行业的50%多。
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白酒上市公司前十名实现利润总额合计715.58亿元,占整个行业利润总额的69.58%,其中规模最大的3家白酒企业(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2017年其营收占行业总额的19.66%,三强实现利润总额合计609.8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59.29%,前三名公司占据了行业近1600家规模以上白酒制造企业利润的近60%,前十名企业占据了近7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按过往三年的增速来预判,2018年,19家上市公司营收将占行业的三成,利润占比将近六成。资本市场甚至预估,到2025年,仅茅台一家公司的利润将占全行业的一半,市值近2万亿。
2018年,白酒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其中,品牌集中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便是“利润增速和占比”,即品牌的溢价能力。
企业巨头的兼并整合也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自2011年洋河收购双沟开始,白酒行业内陆续出现并购兼并事件。
2018年2月,泸州老窖以1059万元收购老窖集团所持有的川酒投全部30%的股权。
未来,行业集中化越来越明显,名酒收购区域酒企是趋势。
市场调查显示,高端酒占据消费市场的总体比例越来越高,6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占比在上升,品牌酒已经深入人心。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国酒类趋势研究报告》和《尼尔森·中国白酒品牌发展与创新报告》,我国新中产阶层一年中每月白酒消费超过1000元的比例达到27%,其中购买700元每瓶以上的消费者达到占22%。新中产阶层对未来的预期是想买更多的白酒。
此外,2017年国内高端白酒销售的增速为37.3%,80后超过70后成为了白酒消费主力。白酒万亿以上消费中,80后占比为42.1%,70后占比为29.4%,90后占比为23%。
中信建投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到,高端白酒基于2017年的高基数,2018三季报的增速预期虽然有所放缓,但稳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目前,高端白酒在国内的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次高端方面的消费升级也正在进行,主流品牌全年预计高增长无忧。
在行业竞争结构改变和经营业绩偏低的双重压力之下,小品牌被不断压缩,中高端产品不仅仅在利润上,同时在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白酒市场集中度也将随之不断提升。2017年,河南白酒消费市场270亿元,茅台大概有70亿元到80亿元,占到河南省的四分之一。这说明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向品牌酒、名酒集中。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