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中国酒业协会在北京举办“致敬匠心、传承经典”——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对于这个在中国白酒行业里如雷贯耳的名字,很多人蓦然意识到,他已经辞世14年了。
为酒而生,终成泰斗;贡献卓越,无人堪比。恰如袁隆平之于水稻,李四光之于地质,有人将周恒刚的白酒历史地位,比拟为开一派天地的宗师,实为定论。逝世之后,茅台、泸州老窖、黄山头三家酒企分别为他塑立了铜像。
站在百年诞辰的当口,我们对这位白酒传奇人物的推崇,除了一以贯之的“匠心精神”,也增添了更多的细节和视角。在白酒工业一片荒漠下,他致力科研推广应用:主持白酒试点工作、制订白酒分析方法、建立完善白酒品评体系、奠定白酒香型分类,推广麸曲酿酒应用等,背后都离不开他长期接受的科学训练。他生前喜爱深入白酒企业一线发现问题,注重理论实践的双开拓,追求科学务实,尊重严谨认真,并著书立说泽被后世,想来更脱不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成长。
周恒刚是谁?
对于近十年进入白酒行业的人来说,他们有时或会发问,周恒刚究竟代表了什么?
周恒刚,1918年9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辞世于2004年6月16日,享年86岁。1937年至1942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科。194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东北专卖局生产处技师、东北专卖总局哈尔滨酒精厂工程师、东北烟酒总公司工程师、轻工业部烟酒局、食品局工程师;1972年8月,任河北省廊坊地区轻工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等职。
他曾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理事,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白酒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是全国第二、三、四届评酒专家组组长,是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科技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从今天的眼光看,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者,是白酒行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业界中享有极高威望。病重期间仍然关注着我国白酒工业发展,心系着白酒队伍的建设。
他是中国白酒试点工作的创造者、参与者和领导者。“烟台试点”被白酒行业称之为试点之师,“烟台操件法”被称为白酒生产大法,时至今日,仍是生产的指针。“低温入窖,定温蒸烧”是白酒酿造的真谛;涿县试点总结的稳、准、细、净经验是提高白酒产量、质量的关键措施;茅台试点对酱香型白酒通过查定写实与深入研究,揭开了多年之谜;已酸乙酯的发现及已酸菌的培养,对浓香型白酒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凌川试点、周口试点、玉泉试点、昌平试点、芦台试点等有力推动了我国白酒工业的发展。
周老是白酒制订分析方法的奠基人。建国以后,在他组织带领下,对白酒这一古老传统产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制订,对于各项目的操作条件的掌握提出了科学依据使分析结果正确性有了保证。制订了白酒原辅料检测方法、大曲麸曲检测方法、窖泥培养检测方法、白酒产品的检测方法。
中国白酒品评理论、品评技术、品评方法在周恒刚组织领导下,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体系。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到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在这30余年中,我国的白酒感观鉴评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到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五届全国评酒推动了行业发展,在消费者中产生了深刻印象。尤其周恒刚主持的第三届评酒会,是我国评酒史上的里程碑,它创造的白酒品评方法和香型分类,在当下和将来都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他著书立说,流芳于世。70年代后期,他带领进行了大师白酒研究工作:《泸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选育与防止老化的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酱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生料酿制白酒及推广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浓香白酒工艺改革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他所在的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食品所被授予河北省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众多科研成果,现正在应用。
他笔参造化,学实天人,当代宗师,桃李芬芳。几十年著书1680余万字。在全国23个省(市)举办了不同内容培训班,学术讲座上千次,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出了一支完整的专业队伍。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评价,周恒刚是从事白酒工作几十年的学科带头人,回顾他数十年脚踏实地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不懈奋斗的经历时,更深的感受到从他身上折射出的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采,以及他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知识分子心中那汪平静的水
周恒刚具备高级知识分子身上极强的实践精神。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表示,周恒刚的研究都是务实的。他一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相关研究一直是基于酿酒生产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周老更像一名喜爱“田野观察”的学者。参加工作以来,周恒刚一直在深入企业第一线,据说走过10000多家酒厂,解决了企业无数疑难问题,提出了生产、技术、质量、香型等许多方面独特的见解。
他的研究不在书桌,很多都是在工厂进行。也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可快速应用于生产,能为酿酒生产技艺和品质提高带来推动。同时,他通过户外的研究和科研活动,培养了业内一大批的科研力量,后来都成为行业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