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核心提示:澳洲葡萄酒发展强大,产量过大,历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是澳洲葡萄酒出口的主要发展国家之一,澳洲不断的压低葡萄酒的价格,也是澳洲在中国走强的原因之一,同时澳洲酒厂不断的兼并其他酒厂,欲在中国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澳元持续走强和葡萄产量过剩,导致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利润跌至10年来最低点。蓬勃发展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疑成为澳大利亚出口的最大亮点。
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降至19.1亿澳元,葡萄酒价格下降导致出口下跌。
猎人谷葡萄酒行业协会(HunterValleyWineIndustryAssociation)主席AndrewMargan表示:“世界其它地区很难不把澳大利亚看作一个廉价葡萄酒生产国。”他认为,澳大利亚葡萄酒生产商把价格压得过低,随着澳元不断走强,澳洲酒只能被无助地挤到最低端市场。
近20年来,澳大利亚代表性葡萄品种西拉和长相思推动了出口市场的快速增长,但强势澳元却戏剧性地改变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世界舞台的地位。自2001年以来,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翻了一番,而澳大利亚酿酒葡萄每吨收购价也下跌了一半以上,部分原因在于国外买家不愿为汇率变化买单。
随着欧洲和美国等传统市场的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便宜的南美葡萄酒,许多澳大利亚酒商不得不将散装酒销往亚洲市场或是另择他业。2011年,澳大利亚散装酒出口量超过葡萄酒出口总数的一半,而10年前散装酒的占比仅为17%。
澳大利亚最大的家族酒厂CasellaWines总经理JohnCasella表示:“大量的兼并和破产事件使投资者信心遭遇重创。”许多规模较大的生产商也难以筹集资金进行扩张,只得吸引外来投资。
为了摆脱经营危机,全球最大的农业化工企业之一Nufarm的创始人DougRathbone已经将旗下Rathbone酒业集团的4处葡萄园挂牌出售。Rathbone酒业集团总裁DarrenRathbone称,目前已经与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地的买家进行了接触,但不打算把资产全部出售,目前正寻求以股份或出租等方式合作。
亚洲对葡萄酒的旺盛需求对澳大利亚酒商仍然充满了诱惑。澳大利亚地产中介商ColliersInternational称,过去一年间,许多澳大利亚酒庄被中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投资者收购。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表明,澳大利亚目前是仅次于法国的中国第二大瓶装葡萄酒供应国。中国市场在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中所占份额由2005年的0.3%升至6%。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速度相当于多数西方国家的7倍,在此推动下,澳大利亚葡萄酒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势头有望更为迅猛。
中国富商马兴发(音译)已经在澳洲酒厂投资2000多万澳元,以供应其在中国的30余家葡萄酒专卖店。西澳Ferngrove酒厂总经理AnthonyWilkes称,马兴发的Pegasus公司占有Ferngrove80%的股份,该酒厂专门为中国人度身定制的葡萄酒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市场,目前已占到该酒厂销量的60%。
“中国是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葡萄酒市场,它使我们的经营重新焕发生机。”Wilkes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