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有关“三款浙江产黄酒含有可能致癌物质”的公告在黄酒业界掀起轩然大波。被指可能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所涉品牌包括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等。几千年黄酒自然发酵工艺忽然沾上“致癌”嫌疑,厂家直呼躺着也中枪。而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透露,我国在氨基甲酸乙酯这方面的标准尚在调研中。
港消委建议“最好不要接触”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这次公布的产品分别是“古越龙山三年陈酿绍兴加饭酒”,“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和“塔牌八年陈绍兴加饭酒”,其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分别由每千克0.2毫克至0.26毫克,其中“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的含量最高。
资料显示,氨基甲酸乙酯,英文缩写是EC,国际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致癌的2A级,属于“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氨基甲酸乙酯是食物在发酵过程或存储过程中天然产生的物质,普遍存在于发酵食物和饮品中。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指出,动物实验显示,此物质不但会损害基因,也会引起多个器官组织患癌。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建议:对一些喝酒比较多的朋友,还是有潜在的危险的。这种物质属于致癌物质的定义,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最低的摄入量的规定,最好就是完全不要接触。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