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塑化剂风暴愈演愈烈。检测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对此前酒鬼酒的说法表示了“谨慎反驳”,称虽然“从未接受过酒鬼酒官方送检的任何产品,但平时经常有客户送检各种品牌的白酒”,并表示其“出具的报告对来样负责”。
另据记者获悉,白酒行业曾讨论针对塑化剂出台限量标准,但还没来得及成行,此次事件已经爆发。
在这次的塑化剂风波中,有媒体报道称,酒企可能为了增加白酒的挂杯效果而主动添加含有塑化剂成分的物质,不过这一说法遭到业内技术专家的驳斥。江南大学一位教授表示,塑化剂在白酒中的存在里是外源性的,并非主动添加,并且塑化剂成分的存在与白酒的品质和口感完全没有关系,塑化剂不可能是人为添加的。
一位酿酒工程师对本报记者表示,白酒的挂杯效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勾兑等工艺很容易解决,不需要添加塑化剂来解决,但是不排除一些企业所购买的香精香料不规范存在塑化剂成分的可能性。
中国酒业协会在19日晚发布的声明中提到,建议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但中国酒业协会并未对公众、媒体进行公布、说明,这份声明的主题内容甚至流传到一些网络论坛,令行业很被动。
一位白酒业内资深技术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酒业协会曾经召集过企业,讨论在酒类中采取与中国香化协会类似的总量控制,但可能因为相关论证工作还需要一些程序,尚未得到批准。这位专家表示,在行业正在对塑化剂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这次事件曝光了。
黑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的副会长赵禹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行业曾经讨论过的总检出限量标准得到相关部门批准,这一次的塑化剂风波可能就不会对白酒行业产生这么大的负面影响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