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中的造假事件越来越多。前几日爆出的“假羊肉”着实让人心里捏了一把汗。不光肉类食品造假,现在酒行业的造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酒名字上的造假更是数不胜数。现在,就随小编一起盘点一下近几年来的酒名字造假案。
一字之差百姓难辨真假 上千件“青雪啤酒”被查获
5月3日,榆林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查获1345件假冒啤酒
“这批假酒要不是我们发现得早,一旦流入市场,后果真不堪设想。”5月3日,榆林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联合青岛啤酒榆林分公司在榆阳区芹河乡,工商执法人员查获了某百货批发部销售的“青雪啤酒9°”1345件。
一字之差 山寨五粮液丢人又赔钱
2012年4月,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发现有一种名为“鹏泉五糧液”的白酒在销售,其包装盒的外包装正面竖写“鹏泉五糧液”,“五糧液”三个字居中,字体明显大于“鹏泉”两字,较为突出,而在该产品的外包装背面产品介绍中使用“鹏泉五粮液”简体,同时写到“取五粮液工艺之精华,集天下名酒之大成”。随后,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鹏泉五糧液”的汇融集团山东广寒宫酿酒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一字之差忽悠人 "泸洲老窖"还是"泸州老窖"
在灵武市西湖西侧某烟酒行,执法人员发现该烟酒行经销的“泸洲老窖”白酒,是银川某白酒经销商送货上门推销的,当事人也没有索要该批白酒的进货发票,通过泸州老窖公司打假人员辨别发现,该批白酒的外包装标示及商标标识为“泸洲老窖”,假冒的“洲”字与真品“州”字明显不同,并在“泸洲老窖”商标标示的麦穗处,用不起眼的字体标注其他注册商标的图文标示。依据泸州老窖公司打假人员的识别,按照《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依法扣押该烟酒行库存的涉嫌假冒“泸洲老窖”白酒30瓶。
一字之差 “西凤”告“两凤”侵权索赔20万
2007年1月23日,经群众举报,在丰台区新发地一酒业超市配送中心大量销售假冒“西凤酒”。酒厂打假办工作人员采用调货的方法在该酒业超市配送中心预交押金1000元,以每箱93元调“西凤”酒540箱。后在交货地点丰台区白盆窑路口,打假办工作人员与工商局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山西杏花唐人福酒业有限公司”的“两凤”牌铁盒五年陈酿酒540箱,制造商为汾阳市北川酒厂。
西凤酒公司认为,他们的“西凤”注册商标经长期持续使用和大量而广泛的宣传,在海内外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众多殊荣。被告销售的“两凤”牌五年陈酿酒,该商标“两凤”字形与陕西省西凤酒厂证上所注册的“西凤”二字相近似,如不仔细查看,极易误认为是西凤,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认误购。被告销售的“两凤”牌五年陈酿酒已违反了相关规定,侵犯了西凤酒厂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严重损害了中国驰名商标西凤酒的良好声誉,给西凤酒厂同类产品的销售造成了很大损失,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二被告停止侵犯商标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