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塑化剂、食用酒精冒充粮食酒、乱加添加剂等问题陆续曝光后,白酒业正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标准清理潮。这一次,由负责食品安全的卫生部牵头,对整个食品行业多达5000项标准进行清理,以出台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单目录。白酒行业正是重中之重。
年份酒仍在排队,还没叩开标准的大门。“考虑到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协调,至少到年底标准清理完成之后,国标委有计划才能制定。”6月6日,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郭新光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
从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负责人宣称将规范年份酒至今,相应的标准为何难产?截至本报记者发稿,发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采访提纲尚未回复。“年份酒标准不是今明两年就能出台的,原因是国内白酒企业上万家,有生产许可证的有8000多家,涉及利益太多。”重庆诗仙太白集团副总工程师刘中利对此表示悲观。“年份酒国家应该制定两个标准,什么叫年份酒的标准,什么是年份酒检测方法的标准。”6月6日,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在集团总部对本报记者说。这是业界关于年份酒标准两种不同的声音。
“年份酒需要上升到标准,协会今年正在考虑通过认证,规范年份酒管理。”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对本报记者说,尽管协会没有统计过有多少企业生产了年份酒,但不少企业的随意性受到消费者质疑,协会把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了规范年份酒上。
仅有一个标准仍存缺陷
在我国,葡萄酒和黄酒的国家标准里,都有对年份酒的规定。但无论是浓香型、酱香型还是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里,都没有提到年份酒。
葡萄酒的年龄从葡萄采摘的年份算起,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而黄酒的酒龄,按国家标准GB/T 13662-2008规定,是发酵后的成品原酒在酒坛、酒罐等容器中储存的年限。黄酒销售包装标签标注的酒龄,以勾兑酒的酒龄加权平均计算,且其中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
白酒不同。记者能查到的关于白酒行业唯一和年份酒相关的国家标准,是早在2001年就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茅台酒》国标。其中规定,陈年贵州茅台酒是酒龄不低于15年,并经勾兑而成的贵州茅台酒。其酒龄是指生产出来的酒在陶坛中储存老熟的时间,以年为单位。2007年该标准重新修订,从强制性国标变成了推荐性国标。其标准在贵州仁怀市茅台镇包括茅台酒厂(茅台集团前身)在内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适用。
2005年,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原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曾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陈年茅台酒的开发借鉴了国外用年份对酒类进行分级的一些做法,既是一种酒龄的划分,更是一种质量等级的划分。为了使不同年份的陈年茅台酒口感质量有明显区别,目前茅台股份开发有15年、30年、50年、80年四种陈年茅台酒。
遵循“精心勾兑”的规律,特定年份的陈年茅台酒都是以该年份的老酒为基础,再与不同年份(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特定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典型酒体的酒相勾兑,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和实物标准要求的特定年份陈年酒的口感质量风格。但特定年份的陈年茅台酒里,该年份的老酒到底占比多少,国标并没有提及。
记者从北京长风2010春季拍卖会查到,其推出的国酒茅台陈酿专场为第一批出产的50年茅台年份酒,1999年产。如果倒退50年,1949年时国营茅台酒厂还没有成立。据茅台酒厂志记载,三家私营烧坊1947年年产量最高为60吨,1949年由于时局骤变,年产酒下降为20吨,生产难以为继。即使1951年“三茅”统一后,贵州茅台酒一年才生产200来吨。
从2001年贵州茅台股份推出80年陈年茅台酒倒推算起,1921年,就连茅台酒厂的前身,由“华茅”、“王茅”、“赖茅”三家私营企业经营的酒坊都还没有公私合营。那时,各家酒坊生产的酒还没有“茅台酒”这个统一的名称。陈年茅台酒里,80年前、50年前的老酒到底有多少?6月8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致电茅台股份总工程师和企划科负责人,均没有接受采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