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古井贡酒业被指圈地千亩违规扩产的消息,酒企、地方政府、国家相关部门的博弈再次浮出水面。早在2005年前后,国家就已将白酒生产线、酒精生产线(燃料乙醇项目除外)列为限制类目录,禁止投资,白酒生产线也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然而,地方政府、酒企仍然不断上马白酒工业园或新增产能,其中贵州茅台等一线酒企的高速扩张更是令人瞩目,这些项目涉嫌违规吗?
7月2日,贵州茅台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相关项目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相关的证件也已办理。贵州国土资源厅工作人员也表示,对政策涉及禁止的项目不立项。不过业内专家认为,茅台等一线酒企近年来不断扩大产能,与国家对于产业的相关政策有一些相悖。白酒行业专家杨承平向记者表示,从全国和行业的角度,不能有太大的产能扩张,国家相关部门应对圈地用于白酒生产和新增产能的批复进行有效限制。
茅台否认违规扩产
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以及后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白酒生产线、酒精生产线 (燃料乙醇项目除外)列为限制类目录,禁止投资。此外,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均将白酒生产线列入其中,凡列入“禁止用地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违反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白酒行业专家、北京圣雄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创始人邹文武指出,当初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上述政策的初衷和原因,一是行业已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二是白酒作为受限制的消费品,三是白酒产业是高能耗的,主要是对粮食的消耗。而近几年随着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酒企不断扩大产能。其中,贵州茅台近年来不断新增产能,直指2017年实现千亿销售目标。
记者注意到,根据贵州茅台的 “十一五”发展规划,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每年投资建设2000吨酒的生产能力,并计划在“十二五”末产能跃升至4万吨。因此,近几年贵州茅台不断加大投资新增产能。2011年8月底,公司公告称将投资10.19亿元实施“十二五”万吨茅台酒工程第二期 (2012年)新增2500吨茅台酒技术改造项目。2012年11月27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将投资63亿元新建七大项目,项目建成之后将分别增加茅台酒和系列酒年产能9800吨和7806吨。
2013年,茅台还将进一步加大对茅台酒和系列产品技改项目及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及科研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投入。“预计2013年所需基本建设资金约82.98亿元。”茅台2012年年报显示。
茅台不断扩产,是否与国家产业政策背道而驰呢?相关项目是否已取得相应许可证呢?
“我们的相关项目,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相关证件也已办理。”昨日,贵州茅台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通过新增项目、发展产能,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项目的批复,他们是按照国土部的相关要求,对政策涉及禁止的项目不立项。然而,即便项目并不违规,海通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高级分析师赵勇向记者表示,包括茅台等一线酒企近年来不断扩大产能,也与国家的对于产业的相关政策有一些相悖。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