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时节,白酒业感受到的却是阵阵寒意。从已公布的白酒上市公司中报来看,业绩大有跌跌不休之势。面对市场的疲软、需求的下滑,白酒企业各显其能,摸索寻找解围脱困的路子。
(一)白酒企业寻求解围脱困的两条路径
一条路径是以茅台为代表,实施“顺价保量、控量保价”战略,转移目标消费群体,适时适度下调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据报道,茅台与北京酒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面大举进入电商渠道,一面发出降价声音,揭开了茅台向“民酒”转型的大幕。在酒仙网上,茅台全系列酒全部下调价格,最高降幅超50%。其中,最具标志性的高端53度飞天茅台降至1099元。
无独有偶,五粮液日前推出五粮特曲精品、五粮特曲和五粮头曲三款新产品,售价在300-600元不等,希望通过加大中端产品挽回市场颓势。
另一条路径是以泸州老窖为代表,实施“控量保价、逆市提价”战略,既重大众市场也重小众市场,果断提高国窖1573的售价以打造中国白酒中的奢侈品。众所周知,在白酒行业整体低迷的形势下,泸州老窖也未能幸免。企业人士坦言:“国窖1573的销量确实有所下降,政府采购已经几乎没了,目前就是靠企业客户。”面对困境,泸州老窖并未“顺市降价”而是“逆市提价”。据媒体透露:根据泸州老窖厂方的通知,国窖1573高度酒出厂价将从889元上调至999元,每瓶上调110元;低度酒则从749元上调至839元,每瓶上调90元。与此同时,在市场终端价上,国窖1573高度酒终端零售价从每瓶1389元上调至1589元,涨幅达14.4%。
无论是茅台的降价促销还是五粮液的发力中端,都是弯腰向下的顺势而为,人们不难理解,故赞成者众;但对泸州老窖的逆市提价,人们不易理解,故质疑者多,很需要认真分析。
(二)全面看待泸州老窖的逆市提价战略
1、泸州老窖逆市提价的意义
在白酒业的降价潮中,泸州老窖所表现出来的反潮流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对陷入低谷中的白酒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积极意义。
思想观念上的逆向思维——将困难视为机遇,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弯道超车。泸州老窖领导提出:行业2012年开始调整,今年相较去年,特别是高端白酒更艰难,现实也更残酷,但这对一些酒企和泸州老窖也才有机会,是泸州老窖、国窖1573发力的机会。他进而指出:国窖1573作为公司的超高端品牌,将坚持走品牌之路,方法在于“产品质量、文化的提升,以及价格来支撑1573的品牌。今年价格是关键。”泸州老窖认真分析酒业形势,认为:与茅台和五粮液相比,在“三公”消费受限白酒行业陷入低迷后,只有国窖1573的价格比较稳定,因此希望将国窖1573打造成为国内酒文化的代表;除此之外,近期国窖1573的出口量有所增长,因此价格要有一定程度的上调。此前的业内老大茅台主要靠政务消费拉高了价格,而国窖1573主要靠市场,是有机会超越茅台的。
市场经营上的差异化营销——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跟风、不盲从,善于独辟蹊径、敢为天下先。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与茅台、五粮液采取的市场占有率优先策略不同,泸州老窖采取了“控量保价”战略,近期又顺势提出“逆市提价”策略,通过加大投入、回购产品和渠道控制等手段保证1573系列产品的价格不滑坡。今年4月在发布2012年年报时,泸州老窖就表示:“以坚定的信心、超常规的运作,坚决维护国窖1573的市场价格,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维护超高端品牌定位,牢牢占据中国超高端白酒第一阵营。”这种差异化营销其实也是一种插位营销、非线性营销,目的就是以非常规的手段抢占品类第一的位置。
品牌建设上的统筹兼顾——品牌建设要全面处理好品牌与品质、文化的关系,主品牌与副品牌、子品牌的关系。泸州老窖逆市提价不仅是为了保持和提升国窖1573这个主品牌的价值与形象,也是为将来在价格上赶超茅台和五粮液奠定基础,同时试图利用价格领先来打造自身奢侈品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国窖1573价格的坚挺或上涨,将给公司其他品牌价值带来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正如企业领导所言:“国窖1573的价格上涨,这为泸州老窖酒的价格上升提供了空间。”他还以网络带宽来做比喻,“这带来了产品的带宽”。
厂商关系上的合作双赢——白酒企业与经销商是相辅相成、唇亡齿寒的关系,经销商企盼处于强势地位的厂家秉持相互理解、共度时艰的方针为他们排忧解难。目前白酒市场的低迷让经销商普遍缺乏信心,犹豫观望气氛浓厚,亟待白酒企业推出稳定经销商军心的举措。国窖1573的提价一是有利于提振经销商的信心,对高端白酒未来市场走向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二是有利于帮助经销商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少渠道损失,实现厂商双赢;三是有利于引起公众关注,吸引消费者眼球,进一步稳固1573高端品牌形象和提升企业形象,最终促进泸州老窖全系列产品的销售。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