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经销商刘单在历下区开了一家酒水专卖店,代理品牌白酒十余年,往年经过中秋和国庆的促销大战,他总会赚得盆满钵满。而今年他却愁眉不展,临近中午才开门营业。“本想凭‘双节’打个翻身仗,结果库存都未消解完,惨败难言,我正在考察转投其他行业。”在刘单看来,白酒的“黄金十年”已随着“塑化剂”和中央“禁酒令”的落实戛然而止。
白酒真如刘单所说愁云难散?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大型商超及酒水专卖店了解到,“双节”酒水市场的溃败并非刘单一人的境遇。在过去十年,特别是高端白酒身价一路飙升,单价逾千的产品比比皆是,甚至部分龙头企业欲将白酒打造成奢侈品牌。然而,随着一系列政策变化导致过于依赖政务消费的高端白酒走到了悬崖边。大家不免产生疑问,“跌落神坛”的白酒何时才能重振雄风?
旺季不旺
“‘双节’未完成月任务量的2/3”
10月9日,记者走访国酒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水专卖店及大润发历山路店、银座玉函店等大型商超发现,“双节”表面的红火并未带动销量的陡增,库存现象依然存在。“53度飞天茅台1298元/瓶,52度经典五粮液909元/瓶,节前节后价格一样,每个价位的产品都可以立即提货。”市中区某大型商超高档酒水专柜工作人员得知记者需要购买酒水时,立刻从柜台取出一系列五粮液产品,价格500-1200元不等,“往年此时,不少热销酒品会出现缺货状态,今年库存充备。”当记者询问“双节”销量如何时,该工作人员顿时一脸愁容,“‘十一’长假的酒水走量还不如中秋,‘双节’加起来也没完成月任务量的2/3。‘旺季未旺’,春节前这段时间更是白酒的销售淡季。”
“以往签约的餐饮单位纷纷退单,高档酒水从往年的团购脱销到现在的急盼消库存,数月的促销战也仅仅小幅带动中低档酒水的销量,自十年前我开始经营酒水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旺季不旺’。”刘单直言道,“茅台还是以前的茅台,瓶子也是以前古老的白瓶子,里面的酒却再难以达到以前的市场价值。”他的比喻可能并不恰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白酒市场以及白酒企业所处的尴尬局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