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武汉的天气仍说不上凉爽。参加过十多次全国糖酒会的本报记者赶在第89届糖酒会正式开幕的8号来到武汉,再次验证了历届糖酒会不变的“铁律”——对务实的厂商而言,开幕即闭幕,大宗交易几天前即告收官。不少酒企认为,市场越是不好,企业越是要走下去。
规模盛大但风格简约
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全国糖酒会一年两届,是中国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交易会,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第一会”。
第89届全国糖酒会在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总展览面积达到了12.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逾三千家,茅台、五粮液、汾酒、西凤酒、红星二锅头等国内知名白酒企业悉数参展。此外,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厂商也纷至踏来。
规模虽大,但本届大会充分体现了节俭办会的精神。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来,全国糖酒会就把“务实办会、节俭办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来执行。此次大会,不搞开幕式,不搞文艺演出,严控用车数量,还实施了DM单无纸化投递、节能办公等一系列新的工作举措。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糖酒会还在户外广告搭建上首次大范围地使用了可重复利用的标准化新材料,此举在国内同类展会中也不多见。
高价展位力捧低价产品
“节俭风”不仅体现在展会的操办上,参展厂商的产品更是以“简约价”为多。
此次糖酒会上,各大酒商们都纷纷推出新品,中国首届四大名酒西凤,汾酒,茅台,泸州老窖等国内一线酒类品牌均亮相展会,并在展会上高调推介价格不菲的新品。
然而,大出风头的当属低价酒。不少酒企打出二线品牌进行宣传,主推产品价位基本在百元以内。同时,红酒和洋酒的酒企同样也采取了平价亲民的路线,用难以想像的低价吸引经销商。
湖南某知名品牌的“酒店展”展位近百平米,费用近40万元,但展出的酒品,价格多在百元左右,500元以上的中高端酒品仅设置了一个展台。相反,售价仅10元的一款产品却被当作新品推荐。
在锦江国际大酒店一楼展厅里,一位葡萄酒厂商说,他们的产品零售价从200元到1000元,却以2—2.5折的折扣发货。他认为,相比白酒,葡萄酒正值上升期,利润多,销量好。
在一家大酒店的展厅里,一家俄罗斯酒商的展位仅六平方米大小,其推出的“旗舰伏特加”每瓶售价仅为两元。
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此次糖酒会上“小酒”产品异军突起。几年前,全国“小酒”市场上最活跃的品牌为红星二锅头的“红小二”和保健酒劲酒,每瓶零售价仅为3元左右的“小酒”市场没有引起名酒企业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酒企开始进入这一行业。“歪嘴郎”、“江小白”等小酒引领了青春小酒的风潮,酒业巨头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也分别推出了新品小酒“泸小二”和“干一杯”等。此次展会,各路“小酒”大出风头,各种造型的小瓶酒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据悉,泸小二仅在武汉糖酒会发布会上就投入了百万巨资。
冀酒军团声势不旺
记者在主馆会场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好不容易才找到分散布展的五六家冀酒展位。除了少数几家品牌厂家,其他多是小酒厂,此番景象与几十家豫酒“扎堆”布展的高调阵势相比,形成鲜明反差。展馆外林立的广告造型和标牌,更难见冀酒身影。总的感觉是冀酒对此次会展的参与度不高,姿态显得相当“简约”。而在与冀酒参展商交流时,大家对此次会展评价普遍不高。
刘伶醉展位的一位先生向记者坦言,厂里的一项重大活动与糖酒会在时间上“撞车”,所以来人不多。与春季糖酒会相比,秋季糖酒会“意思不大”。据记者了解,开春时厂商预算充裕,资金雄厚,无论是厂家的新品推出,还是商家的订货,长袖善舞,手笔都比较大,而到了年尾,货款回笼压力大,手头都比较拮据,于厂于商,都很难达成大项目的成交。此外,此次武汉糖酒会,场内场外控制力度不够,场外的“酒店展”热火朝天,导致主馆“门前冷落车马稀”。
市场越不好,企业越要走出去
10月5日,某媒体负责人在网上感叹,“淡,贯穿了整个2013年的酒市,从高端酒崩盘,价格批零倒挂,经销商库存积压苦不堪言,到大批上市酒企业绩下滑,股价腰斩……在如此背景下,糖酒会的淡,在情理之中。”
然而,记者身临其境,却有另一番感受。此次展会,先不说实际效果,至少在观感上表现为规模浩大,人数众多。主办方向记者表示,在当前白酒行业面临重重挑战的情势下,参与第89届糖酒会的企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表现出远高于主办者预期的参展热情。
签单少、厂商合作成功率低,是不少厂商对糖酒会的“成见”,但大家还是抵挡不住糖酒会的巨大吸引力,一位老板说得很实在:“我在糖酒会上花10万元所接触到的经销商人数,平时花20万甚至几倍都不一定能办到!”
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主任古平表示,“市场越是不好,越是要走出去,多听多看多交流,主动参与各种行业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交易会,创造机会,主动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加主动,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