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预计今年年内出台的消息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证实。新《食品安全法》将加大推行食品可追溯制度以及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酒类(主要是白酒)等行业将率先推行可追溯制度,然后在全国逐步推开。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安全法》 无疑将成为悬在食品领域之上的一把利剑,在提高食品安全门槛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企业犯错惩罚的力度。食品可追溯制度对食品问题至关重要,但是,如何保证新食品法顺利实施,这需要企业配合、以及看政府的执行力度。
小酒企或将成为未来整治重点领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陈传意介绍,我国去年启动了《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讨论通过,正在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这部法律今年有望出台”。
一位酒行业监管部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新《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已经接近尾声,食药总局已经在几个月前就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就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沟通。
食品行业推行可追溯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食用。据悉,一些大酒企为了检查酒品的真伪,也已建成追溯体系。而占比整个酒行业90%份额的小酒企,它们或许是未来整治的重点领域。
酒业追溯体系建设重在执行
中国酒业协会副会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药监总局之前与协会有过沟通,在酒行业内推行追溯体系和安全责任人制度,我们已经挑选了北京红星和泸州老窖作为试点企业推行。
宋书玉认为,建立追溯体系从技术上没有太大难题,如何做到共治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考虑的事情。“国内几大职能部门必须做到信息共享,有了信息共享,在监管过程中才能对各个环节作出适当的调整,只有共治,才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行业建立追溯体系存在一定的难度。“白酒业中,因酿造工艺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追溯基酒还是散酒?散酒如何追溯,这些问题不明确,很难实现酒业产品可追溯”。这为新食品法的顺利实施增加了难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