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白酒、洋酒、国产葡萄酒之后,进口葡萄酒也开始进入寒冬了。去年葡萄酒的进口量下滑了5.14%,但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下滑的幅度高达20.7%.从去年开始,其实国内的进口葡萄酒商已经从此前的押宝中高端向大众化消费的葡萄酒转型,比如加大餐酒等中低端葡萄酒的进口。然而大家争相调整的背景下,却引发另一个矛盾:竞争的加剧让进口酒商的利润被大大削弱。“做餐酒就等于做搬运工。”在周末刚刚结束的第12届Interwine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一名葡萄酒经销商向南都记者感慨。
原瓶进口酒进口量大跌近19%
今年一季度对进口葡萄酒而言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2013年,虽然行业过去几年动辄超过30%的增速已经不再,但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进口葡萄酒3 6 .8万千升,同比仅下滑5 .14%.引起进口量下滑的仅是2升以上(原酒)的酒,其进口量大幅下滑26 .71%至8 .9万千升。其中2L及以下葡萄酒(原瓶进口酒)的进口量依然保持增长,去年共进口27 .9万千升,同比增长4 .7%,进口金额同比增长0 .51%至14.91亿美元。
不过,2014年,这种增长的势头已经完全一去不复返。南都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看到,2014年第一季度,累计进口葡萄酒8 .8万升,较去年同期减少20 .7%;而2升及以下的葡萄酒(原瓶进口酒)进口6 .2万千升,减少18.5%.
对于今年以来葡萄酒进口的量价齐跌,海关总署的进出口监测预警报告显示,原因之一在于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去库存压力大。受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国内高端葡萄酒需求低迷,不少商家面临高库存、资金压力大的困境。同时鉴于前几年国内葡萄酒的非理性投资热,经销商过度进口导致渠道库存压力大,进口积极性明显减少。
餐酒经销商成“搬运工”
另据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葡萄酒的进口价值30 .9亿元人民币,下降26 .2%;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35元,下跌6 .9%.进口价值和平均每升价格的下滑,意味着今年一季度进口葡萄酒商进口产品的价位在往下走。
不过这种主打产品价位的下移,也引发了一轮激烈的价格竞争,特别是在餐酒上。“在行业调整期很多人一下子跳到了最低端的餐酒上。”对于这样一种结构调整,上述酒展的参展商富安酒业的营销总监谭志诚就表示隐藏着一个风险:虽然价格优势开始能将部分新消费引进来,但当消费者喝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其中的不稳定性。“因为很多做餐酒的酒厂葡萄汁是从其他地方收购的,这可能造成同一批货的酒,口感也可能不一样。如果原料无法控制,质量也控制不了。”谭志诚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