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贺兰山东麓天空蔚蓝,50多万亩酿酒葡萄绿荫如盖,欧式酒庄与大山相映成趣。这里远离工业区,富含淡灰质钙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条件,使贺兰山东麓成为酿酒葡萄绝佳种植区。
“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加大把关服务力度,努力让贺兰山东麓这块金字招牌享誉世界。”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在听取相关汇报后说道。
洋种苗安家落户
在葡萄酒行业中,有“七分种、三分酿”的说法。而要种出优质的酿酒葡萄,仅有自然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好的品种。
“一年过去了,这片种苗长势相当不错。再等一年,如果没发现疫情,就可以广泛种植了。”6月5日,宁夏检验检疫局动植食处处长陈炜正在做例行监测。在这片6700亩的隔离苗圃中,生长着近百万株“洋葡萄苗”。它们能够顺利在贺兰山下安家落户,多亏了检验检疫部门的特殊关照。
去年4月下旬,这批来自法国的葡萄种苗,乘坐专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境。但由于进口企业的自身原因,已经比预计的时间晚了15天。别小看这15天,一旦因此错过种植期,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北京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实施口岸检疫查验,加班加点快速完成了对40种有害生物的检测鉴定。宁夏局则紧急召集产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明确配合措施,做到“环环相扣、万事俱备”。多部门的无缝衔接,硬生生地把耽误的半个月时间抢了回来。
由于种植及时,该批种苗的整体成活率在80%以上,部分品种更是高达90%。“这么高的成活率,在葡萄引种史上创造了奇迹。”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激动地说。
近年来,宁夏已累计从意大利、法国引进葡萄种苗200多万株,涉及近40个品种。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全国罕见,也诠释着“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这句业内共识。“就在本月,还将有148万株进口葡萄苗木在宁夏落地扎根,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陈炜告诉记者。
一片叶倍需呵护
叶是植物的重要营养源,神奇的光合作用就在一片片看似普通的叶子里完成。呵护好叶子,对于葡萄产业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