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贵州:严打假冒伪劣酒销售和“特供酒”虚假宣传
2018-08-03 07:1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贵州省工商局的消息,从8月下旬开始,贵州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酒、尤其是打击以“特供酒”等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等行为。

近年来,贵州白酒市场销售十分低迷。为了求生存,一批白酒企业是大打擦边球,加大推出所谓“特供”类产品力度,这类酒的特征是,不在市场上公开摆卖,而是通过定制式、团购式进行销售,而且价位高昂,比如贵州金沙集团的“摘要酒”等,目标就是要借特殊的产品名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抬高价格、促进销量。

记者了解到,对这样一类新生的产品,需要加强监管。这次专项行动是从8月下旬开始,重点是对酒类的企业和酒类市场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清查,严厉打击酒类生产经营者以国家机关特供、军队特供内部特供等这样一些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和销售行为。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经下发通知,要求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在“禁令”下发之前,贵州省各地,无论是著名茅台酒厂,还是各种私人白酒企业,以及基酒的作坊都公开充斥着各种档次价格的“特供酒”。

长期以来,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关都曾经有过购买、甚至定制这类“特供”酒的行为。2013年以后,随着相关部门打击“特供酒”的力度逐渐加大,加上“三公金费”在白酒使用上的限制,“特供”类酒的销售有所收敛。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以金沙“摘要酒”为例,“摘要”酒一瓶为650毫升,售价为1800多元。“摘要酒”酒厂的一位销售经理在电话采访中向记者表示,“摘要酒”已经上市2年,上市第一年的时候就达到了5000万的销售成绩,在白酒业的寒冬给他们带来了可贵的利润。

采访中一些高价位的“特供类酒”的生产者表示:“贵州的很多官员应该都喝过或者了解过这种酒,否者我们的销量也不会这样好,这些酒用来招待和送礼也不会像茅台那样扎眼。”这样的现象,也正是很多消费者所担心的。他们都表示,如此异样的酒名很容易引起公职人员和企业老板的关注,而因为高端,不外呼就是送礼、送人。

在中国的这个送礼文化上,如果这一类异名的酒,品种逐渐增多后,恐怕一些腐败、奢靡等社会不良之风会出现回头之势。另外,一些商家利用这些容易让人产生“公权力联想”的名称,也有借这个名义炒高市场价格,扰乱市场持续,破坏市场竞争环境的嫌疑。

面对这个问题,多方人士提出,应开展酒类商品名称的专项整治行动,限制对具含有特殊隐喻的商标的使用,比如“内参”、“清样”、“题跋”等,同时,鉴于某些“内供酒”难以发现和管理遗漏等问题,建议建立社会公共举报制度,让社会公民时实参与监督。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英国有潜力成为葡萄酒旅游中心
下一篇:迎市场需求 五粮液打造品牌新格局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