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纷纷出炉,不容乐观上周,多家白酒企业上半年报(中报)陆续公布。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情况喜少忧多。从中报来看,除五粮液、汾酒、洋河、茅台四家白酒企业净利润出现增长以外,其他各酒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酒鬼酒与沱牌舍得均下滑超八成,皇台酒业更是达到了108.54%的降幅,亏损58.75万元,成为我国13家主要上市酒企中唯一一家出现亏损的企业。
分析师认为,“从半年报可以看出白酒渠道压力变大,表现为预收账款下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企业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增加,这反映出白酒行业以前“先打款后给货”的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说明渠道现金压力较大。而龙头企业无论从资金、规模、渠道控制上均有优势,包括业绩调节能力、抗风险能力相对较”。
告别黄金十年
过去十年,伴随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白酒行业以“傲视群雄”的姿态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众多一线名酒的市场价格步步攀升、逢节必涨”,引发舆论关注。国家发改委曾就此约谈行业协会和酒企,对白酒企业轮番涨价提出批评,但也难以遏制一线名酒涨价的势头。前年春节,53度飞天茅台在一些地方的终端销售价格曾突破2000元一瓶。然而进入到2013年春天,热得发烫的行情突然被迎头泼了一盆冰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约束三公消费的新规出台和落实,高端白酒行情应声下跌,整个行业也由此拉开了调整、洗牌的序幕,同时也宣告了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结束。
虽然有“塑化剂”等一系列事件作为导火索、“限制三公消费”作为“急刹车”,白酒今年以来的低迷行情仍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是行业的一个必然调整。随着行业调整的进一步加深,白酒企业将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基础扎实、良性增长的企业将会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继续稳扎稳打,而前几年盲目大规模扩产,哄抬价格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库存、债务、经营、经销商等多方压力,处境愈发艰难,甚至濒临破产。黄金十年中,高端白酒瞄准政务消费、高档礼品消费市场,价格越炒越高,质量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价格抬高的速度。不少经销商在价格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趁机囤压,以期牟取更大利益,在白酒行情“急刹车”的时候不得不面临库存难清的窘境,不少想撤出白酒市场的经销商低价甩货,进一步伤害到白酒企业原有的价格体系,造成白酒企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业内人士认为,物极必反,政策导向只是原因之一,白酒行业长期以来只重销量、不重质量的非理性发展,才是行业危机四伏的根源所在。
寻求新的增长点
中报显示,在政策导向的强压力下,茅台仍取得了3.61%的同比利润增长。@名酒专刊认为:“说实话茅台利润能有增长实属不易,树大招风,限制三公消费首当其冲就是茅台,能有这个成绩就已下了功夫”。
今年以来,茅台下调汉酱、仁酒产品价格,发力中端;与酒仙网深度合作,拓展电商渠道;同时降低经销商准入门槛,只需购买30吨飞天茅台,即可成为茅台经销商。深圳市世界观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酒爷老谢表示,茅台的很多变化是令人欣喜的。
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集中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今年的中秋节前狠刹公费送礼不良风气,使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礼品消费市场大打折扣。为摆脱时下困境,一线品牌不得不自降身价,渠道下沉,瞄准大众消费群体,将“名酒”转变为“民酒”。职业营销人@求诸子认为,去权力化,转移消费群体将是长期过程。
同时,一线白酒渠道下沉,挤压了二三线白酒的生存空间。中报显示,以水井坊为代表的三线白酒全线溃败,水井坊现金流创新低为一2.72亿,挣利润同比下降41.69%。有业内人士估计,鉴于白酒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泡沫,此番深度调整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三到五年之内,不会出现较大的改观。随着高端白酒企业产品重心下移,白酒结构性过剩问题将在未来几年更为突出,长期来看中低档白酒受到的冲击会大于高端白酒。因此,白酒企业在这番大浪淘沙中,当务之急是要让自己活下来。(数据 泸州老窖)
相关阅读:
酒企中报数据纵览(二)
酒企中报数据纵览(一)
皇台酒业、金枫酒业发布半年报
泸州老窖净利下滑9% 积极摸索新的盈利模式
青青稞酒中期盈利2.15亿 同比增长33.71%
汾酒预收账款2.84亿 较年初下降76.60%
上半年老白干酒净利润下降12.14%
五粮液断臂求生 预收账款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