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春节将至,往往是高档酒的销售旺季。日前,记者在贵州、四川、江苏等地了解到,名酒正回归民酒,市场将告别暴利无序状态,从高价变中低价。(12月29日《人民日报》)
酒是什么?酒是李白的诗引子,饮者的话媒子,酒还是谈判桌上的润滑物,醉鬼不归家的借口。酒是很多可能性,是喝进嘴里的东西。对于酒厂而言,它就是利润。
酒是文化载体。日本酒文化专家坂口谨一认为,古老的文明必定拥有美酒。因为只有出色的文化,才能使人的感觉得到洗涤、美化和丰富。现在,国人嘴里的酒文化,可说是没有文化自觉的可疑的酒文化,只能算是土豪酒文化,因为土豪们对酒的评价不是对酒本身文化价值的认同,而是由酒的价格的高低来判断酒好坏,文化成了酒的附属物。
酒风是社会风气的折射。时下,名酒消费的特点之一是: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高端酒价格下滑,回归平均利润,其“然”是行业现实态势,其“所以然”是行业得在乎市场规律,不得不挤掉公款消费泡沫。
名酒向民酒回归,关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关乎行业的发展,更关乎社会风气的走向。
不用说,名酒回归民酒,让那些严重依赖名酒高价的地方财政吃了亏,日子要紧巴点儿过。但是,过去的经验已告诉人们,在一些地方,暴涨的酒价所带来的税收暴涨并没有给民生带来多大益处,相关公权力也并没有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财政去支持去支撑产业多元化、产业升级与转型。酒价暴涨狂欢之后,剩下的只是形象工程之类的一地鸡毛。公权力里的酒囊饭袋,还是酒囊饭袋,乱作为,还不如不作为。
公款消费一直是推高酒类消费价格的幕后推手,国家禁止公款消费,消费品价格自然回归市场。显而易见,不仅白酒如此,凡是以前公款消费涉及的消费品都会如此。禁止公款消费,且能收到成效长效,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用才能得以真实地显现。
尽管名酒向民酒回归,但是那些高档酒还是贵得要命,一般消费者还是消费不起。暴利时代就此轻易地结束了吗?可以说,还有许多疑问等待解答、验证,现在下结论,恐过于乐观,恐为时过早。
郑州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