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白酒质量追溯体系,实现白酒供应链质量信息可追溯,成为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中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遭受重大损失,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正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尤其是受到2012年白酒塑化剂风波的影响,消费者对白酒的质量安全问题更加关注。我国政府不断颁布各项政策应对酒类假冒伪劣现象日益严峻的形势。2010年9月在遵义召开的酒类流通随附单电子化试点工作会上,商务部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整合生产、流通信息,推进来源可查询、去向可溯源、责任可追究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体系建设。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指出加强酒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白酒和葡萄酒质量安全溯源制度、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推进酒类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同年6月国务院食安办颁布《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了以白酒和葡萄酒为重点,开展酒类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酒类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试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因此,建立白酒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白酒供应链质量信息可追溯,成为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
酒类质量追溯应用现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外知名酒商纷纷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酒类的追溯,实现对酒类产品的有效监管。2006年,美国EJ Gallo葡萄酒公司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酒类追溯防伪领域。截止到2010年初,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酒类质量追溯已经成功推广到欧洲以及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的酒类企业。
在我国,白酒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商务部发文要求建立酒类行业的质量追溯系统,并在五粮液、茅台等几家有代表性的白酒企业进行试点。同时,我国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为响应监管部门对于白酒质量追溯的政策要求和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也开始尝试构建白酒质量追溯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白酒质量追溯。在终端产品外包装上粘贴追溯标识,企业、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扫描终端、网络、手机或短信的形式进行白酒信息的追溯与查询。就应用效果来看,我国酒类企业在建设追溯系统时过度关注防伪,白酒质量追溯主要集中于防伪领域,而防伪只是追溯的一部分,远远没有达到追踪溯源的要求。同时由于追溯方案设计不够成熟以及RFID应用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当前的白酒质量追溯方案无法大范围推广。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白酒质量追溯模型
白酒质量追溯方案设计
需求分析
白酒质量追溯成为酒类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在:
消费者的期望。据调查显示,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近72%的消费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他们所购买的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等。建立白酒质量可追溯体系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白酒质量安全信息。
企业的需求。建立白酒质量可追溯体系可以为白酒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当产品出现问题,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快速查找问题原因,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同时通过产品质量追溯可以提升产品品牌形象,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食品监管部门政策支持。为了引导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实现酒类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各项政策的颁布,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更是增强了我国白酒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追溯的意识和决心。
模型构建
结合食品质量追溯理论,并通过编码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白酒质量追溯模型(如图1)。通过此模型可实现白酒在进货、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建立白酒供应链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体系,记录的追溯信息贯穿了白酒原辅料验收、生产加工、出厂销售等各环节。
方案实施流程
企业基本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资质、组织机构代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生产地址等。
原辅料、添加剂验收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原辅料、添加剂名称及批号、供货方名称和资质及联系方式、验收负责人、进货日期、进货数量和规格、原辅料检验合格报告等,并指定专人管理记录。记录内容保存2年。
生产加工过程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产品投料记录,包括种类、品名、批号、使用数量等;添加剂使用记录,保证购进的食品添加剂与使用记录一致;关键工序或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原辅料和添加剂验收、发酵、蒸馏、勾调、灌装环节。
追溯标签打印与粘贴。制定白酒追溯码编码规则,根据编码规则进行产品编码,选择二维码作为编码载体,打印出与产品数量相等的二维码标签。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车间通过流水线设备将追溯标签粘贴在白酒的瓶颈与瓶盖结合处和外包装上,从标签印刷材质、粘贴位置、粘贴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防止标签被造假者二次利用。
出厂检验。产品检验合格后进行信息记录,内容包括:检验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
销售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记录销售每批产品的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