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有中国酒业协会主办,贵州茅台集团承办,主题为“信心、变革、发展”的“第三届中国白酒领袖峰会”在贵阳举行。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兼白酒分会理事长王延才、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兼茅台集团党委书记陈敏、国家食药总局食监一司副司长陈传意、处长聂大可、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贵州茅台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兼技术总顾问季克良、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中国、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江苏洋河酒厂股份(苏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雨柏、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白酒分会、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书玉主持。
这是一次闭门会议。因为会议的现场发言与讨论不对外公开,各方在会上的发言少了惯常会议的套话,更深刻,更本质。会上,经济学家分享了其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最新研判;与会企业领导人也畅所欲言,将他们对白酒未来的探索,行业问题的反思,企业与行业协会责任的践行坦诚表达;最后,中国酒协相关负责人将会议发言整理成为四点共识,与此同时协会在会上征求意见的六个行动也得到了各企业领导人的认可。
白酒与宏观经济都在深度调
作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行业,白酒企业对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向非常关心。现在中国经济状况究竟如何?未来将何去何从?一直是领袖企业企业领导者关注的核心话题。本次会议上,著名经济专家姚景源、国务院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分享了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研究和观点。
姚景源指出,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以往经济刺激政策副作用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特殊阶段。从宏观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以上的状况不会再现,未来GPD增长将长期稳定在7-7.5%。
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较大考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对于经济“三驾马车”各有定性,给出口加的是“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加的“支撑”;给消费加了个“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加的“基础”;给投资加了个“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的“关键”。他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在于13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消费一方面是稳定存在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升级,只有保持消费引擎的强劲动力,经济发展才能健康持续。
任兴洲补充指出,国家不会再出台强刺激的经济政策,而是保持增长,调整结构,解决问题。因此,在4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了“微刺激”的三项措施之外,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没有松动的迹象。
任兴洲还介绍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酒业协会合作调研的情况,并指出,白酒行业目前所处的发展环境,与国家宏观环境非常相似,同样需要调整增长速度和结构。最后,任兴洲指出,白酒产业链仍然具有带动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功能,政府对白酒健康发展仍然持支持的态度,白酒行业应该通过创新谋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信、变革、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企业领导人随后发言。这些与会的企业领袖围绕自信、变革、发展的主题畅所欲言,或放眼国际,对白酒产业本质的探讨;或跨行业对比,对行业现状的反思;或立足未来,对行业变革的呼吁,彰显出了领袖企业的思想高度和行业责任感。
袁仁国:坚持五个自信,深化五项改革
在王延才理事长和陈传意副司长讲话之后,袁仁国首先发言。
他指出,当今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要坚持“五个自信”,坚定白酒行业的发展信心,结成行业命运共同体。“五个自信”指行业自信、品牌自信、发展自信、市场自信和质量自信。他倡议,名酒企业要同舟共济,同心协力,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心态,抱团取暖,结成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克时艰,实现互惠共存,互利共赢。
第二,深化“五项改革”,推动白酒行业的积极变革,行成行业利益共同体。“五项改革”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深化营销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深化企业文化改革,深化科技创新改革。
最后,他呼吁领袖企业要彰显勇毅之气,积聚笃行之功,以执着追求的精神,从头跨越的气概,向着白酒行业更新、更远、更美的未来迈进,携手开创中国白酒发展新未来。
刘中国:顺应规律,重塑产业信心、消费信心
刘中国认为,理性认识市场规律才能重塑产业信心,重塑消费信心。他进一步指出,信心源自对企业自身的深刻反思,源于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他认为,过去十年,白酒过分依赖三公消费的畸形消费,弱化了自己的市场能力,没有去深刻理解和认识市场规律,从而导致了现在的深度调整。
从世界范围来看,白酒在培养消费文化,建立品质标准,倡导饮酒方式方面全面滞后。这样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白酒处于劣势。而中国的啤酒行业,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在市场消费终端、资本等相关因素作用下,迅速完成整合,和国际接轨,成就了能够与国际啤酒巨头抗衡的强大企业和品牌。这是值得白酒行业学习借鉴的案例。
刘中国指出,第一,要系统快速地完成行业标准的修订。标准要突显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第二,加强企业与食药总局、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共同克服标准制定的难关。第三,大力推进宣传科学饮酒、文明饮酒、健康饮酒的公益事业,引导消费者确立正确的白酒品质观、消费观、品牌观。第四要突破电商、企业、经销商之间的发展瓶颈,遵循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谢明:白酒应拓宽国际视野
谢明指出,白酒行业要全面认识当前挑战的成因,随着业外资本、民间资金大量进入,必将带来行业格局的全面大洗牌,而消费者对白酒的理性选择、理性消费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形成。同时,白酒行业应该拓宽国际视野,白酒行业必须抱团出海,向国际消费者展示白酒形象与内涵,尽快实现对国际市场、海外消费者心智的初期占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