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口岸城市打击走私葡萄酒力度正在加大。此前,“深圳海关查扣10万瓶约8000万元涉嫌走私的葡萄酒”案件就引发葡萄酒行业高度关注。在海关部门的打击下,葡萄酒走私案也从洋酒走私案件中陆续牵出了走私Penfolds、涉嫌低报葡萄牙酒关税的案件。
酒业家记者注意到,随着海关打击走私葡萄酒力度的加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水货酒的价格上涨,酒商对进货渠道越来越谨慎。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黄埔海关缉私部门又打掉了一个涉嫌以低报价格为手段走私洋酒团伙。该报道称,此次查获走私的法国产干邑白兰地原酒二百余吨及一批灌装成瓶的洋酒,总案值达2亿元人民币。
瞒天过海“阴阳”单证走私洋酒
据央视报道,此次走私洋酒案团队的头目——负责法国产某品牌洋酒大中华区的总代理杨某已经被抓获;并且,黄埔海关缉私部门在杨某位于珠海的两处销售洋酒的门店还查获了大量涉嫌走私的马尼奴瓶装洋酒。
除了抓捕时起获的部分走私洋酒,在位于汕头金园工业区内,缉私人员还发现了涉案公司的酒窖和生产车间,存放着更为大量的走私洋酒和原酒。酒窖里堆放了大量的橡木桶,每个橡木桶都盛满了洋酒;这些洋酒的产地主要是来自法国的白兰地品牌,进口的时间大致都是在2016到2017年。
而在洋酒灌装车间里,排列着8个容积分别为10和12立方米的不锈钢储酒罐,里面同样盛满了原装洋酒。此外,在该公司的仓库里也存放了大量酒瓶和包装物,另有大量棕色和蓝色的塑料圆桶,这些桶里装的都是来自法国的白兰地原酒。
那么,这个公司究竟是怎样瞒天过海,低报价格,走私如此大量的洋酒呢?
据缉私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涉案公司——汕头马尼奥拔兰地公司负责人杨某在珠海、汕头成立了多个公司,以这些公司的名义制造假的单证,以低报价格的方式走私进境洋酒,散装的洋酒走私入境后,再运往其在汕头的公司进行灌装,向外销售。
据央视新闻报道揭露,涉案人物“杨某”是按升来报,按升计价,但是其报关时是作的假单,作的(假单)是按桶,一桶是220升,一桶340欧,这样计算,一升只申报了1块多欧元,相差7到10倍。
据缉私人员介绍,2013年,涉案公司从法国买断某酒庄白兰地的大中华区的销售权,为了谋取利益最大化,长期通过制作虚假合同和虚假发票等贸易单证的手法,以低报价格方式委托报关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走私洋酒。同时,走私团伙设立的多个公司,有的注册一两年就注销掉,再注册新的公司进行走私活动。
20年老牌企业涉案其中,波及马尼奴干邑品牌
酒业家记者根据央视报道进一步采访了解到,此次涉案的公司——汕头马尼奥拔兰地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了20年的老牌企业。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汕头马尼奥拔兰地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酒类批发以及其他蒸馏酒生产。据一位对涉案公司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对酒业家记者介绍,“汕头马尼奥拔兰公司是做国产灌装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十几年前,做的规模比较大,现在市场已经小了很多。”
酒业家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涉案的品牌是业界知名的马尼奴干邑品牌。众所周知,Menuet干邑于1850年在Saint-Même-les-Carrières小镇创立,曾经是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佼佼者,于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时获得金奖,声名鹊起。
酒业家记者还通过杨某此前的采访报道了解到,此次走私案头目杨某从2012年8月开始成为干邑品牌Menuet(马尼奴)的拥有者。杨某在上述采访中称,自己从1999年开始就踏足干邑,曾经是Prunier干邑授权的Menuet干邑品牌中国区的经销商。后来因Prunier总部似乎没有意愿大力发展Menuet干邑品牌,后者沦为下属品牌;当前品牌持有者有出售该品牌的意愿时,自己便买下了Menuet干邑品牌。
事实上,杨某对葡萄酒行业的野心勃勃。他曾在采访中说道,“对我来说收购Menuet这个品牌是第一步。之后,其它品牌、葡萄园或者蒸馏厂,可能会出现在中长期战略规划。”
上述业内人士对酒业家记者表示,“近期海关查处走私进口酒的有好几个,这个事情不是个案,这说明国家在这一块加紧了督查,其实现在用低报的手法逃税很没有必要,因为关税的比例也不高,如果说类似企业一意孤行的话,海关是肯定可以查出来的。”
一位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商在接受酒业家记者采访时则呼吁,“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下,低报还不是最后一步呢,假冒伪劣商品正在毒害整个酒行业,希望这个事件给大家一个警醒,法律红线是不能碰的!闻者足戒,也希望大家再也不要对假冒伪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