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复苏以来名酒掀起的涨价潮也是一直未停歇,如今,酒类包材的涨价号角也继2016年末再次吹响……
8月11日晚间,记者获悉,某大型玻璃集团的销售人员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文称“郓城:中国酒类包装之都537家酒包均为民营企业,2016年全县酒类包装产业实现营收160多亿,利税17.8亿,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酒类包装生产基地!集体涨价将波及整个酿酒业。”同时该销售人员也发布了数家玻璃企业的调价通知文件的照片。
照片中显示郓城县华杰玻璃有限公司、奥烽玻璃有限公司、金鹏玻璃有限公司、华锋玻璃有限公司、郓城胜利玻璃、山东永信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晶玻集团等多家玻璃企业的调价通知中一致提到:迫于环保压力,造成企业运转费用大大提升,再加上原材料涨价,致使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郓城玻璃行业协会全体会员商定自2017年8月12日起对新上机产品实行价格调整,具体办法如下:(推荐阅读:传郓城80%玻瓶厂因环保问题将被关停,包材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一是220-680g以上的产品在原价格的基础上提高0.10元/只;
二是680g以上的产品在原价格的基础上提高0.20元/只;
三是本次调价不预收货款,2017年8月12日之前生产完成订单,必须于2017年8月15日之前开据发货单,逾期不开发货单的,随同新上机产品同步调价;
四是本通知发布日起,取消所有优惠政策。
集体涨价或许只是一个开端
后记者向当地人士求证此事,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近两天来因当地环保部门大规模的严格审查,不仅仅是玻璃厂,大部分酒类包装企业的生产线均因各种指标不合格而先后停产整改。而当下又恰逢很多酒企都在为中秋国庆做准备,下了很多订单,现在多数加工厂都无法正常赶工,必然会给各个包材公司带来不小的损失和工期压力,同时维修和新添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设备也都需要资金投入,所以相关协会才会一起要求酒厂提价,现在酒类企业还未给出正面回复,所以郓城的包材公司都无法正常报价。
据该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涨价通知上写的是小玻璃瓶每只涨0.1元,大玻璃瓶每只涨0.2元,而郓县现在在执行的价格是小玻璃瓶每只涨了0.2元,大玻璃瓶每只涨了0.25元。该知情人士估计接下来应该还会涨。
对此,北京卓鹏战略咨询培训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分析认为,郓城酒类包材企业的集体涨价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承受着去年以来包材成本的上涨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部分酒类包材企业因环保部门严查而关停后,在生产的企业的竞争变少了,他们有底气去团结大小企业一起提价。田卓鹏表示,包材的集体涨价会直接影响到50元以下大众酒的成本、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主推光瓶酒的升级,也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
正一堂高级合伙人、一间玖号包装研习社创始人兼总经理郜少辉告诉记者,郓城作为酒类包装产业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区,以生产酒瓶为主,主要为中小型企业、中低端产品提供包装材料,从全国来看市场份额大概在60%左右。该产区的创新意识较强,而且该产区的经营模式也比较有特色,一个业务员可以同时服务于几家包材公司,相比其他产区更为灵活,近年来也受益于中低端大众酒市场的扩容和升级,也在逐渐整合,发展较快。所以该产区率先集体涨价对行业而言还是有一定冲击力,尤其是中低端酒,且以光瓶酒为主。同时也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区的涨价。
涨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据郓城某玻璃厂的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山东郓城的大型玻璃厂有20多家,中小型玻璃厂有200多家,各类酒类包装生产企业共计500余家。
而从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来看,郓城的酒类包装产业的确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郓城有30多条酒瓶行列机组,日产玻璃酒瓶400多万只,日耗原材料2100吨,年产各类玻璃酒瓶14亿只;瓶盖企业110家,注塑机1000余台,主要生产塑料盖、铝质盖、氧化盖、仿古盖、水晶盖等,年产各类瓶盖12亿只;彩印包装企业87家,主要生产铝箔标、铜版纸标、镀铝纸标三大类商标标签,主要应用于啤酒、白酒、矿泉水瓶等领域,年产量百亿套左右;纸箱、纸盒印刷企业45家,年可加工各种包装箱盒2500万套,年耗材3万多吨;喷涂烤花专业户近100家,全自动喷涂高温烤花生产线220条,年产量6亿只,主要产品有各色亮光、哑光、双色、多色、裂纹、环纹、聚晶、彩晶、幻彩等花色品种近千个。
据了解,在此次涨价之前的8月5日,郓城县市场监管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刚刚对辖区内包括玻璃瓶、烤花、酒类包装等行业进行拉网式检查,现场取缔了8家不达标企业,同时对12家需改造企业断水、断电,要求限期整改。而8月10日,由世界未来委员会、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协办支持,郓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绿色未来城市郓城研讨会”就在郓城举行,活动邀请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中外知名环保机构和国内外环保专家、中外绿色产业知名企业代表和地方代表等共同研讨湿地可持续管理与城市绿色发展议题,为郓城湿地建设与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对此,郜少辉分析认为,环境保护问题的确应该引起行业的关注,这次酒类包材因环保指标不合格而停产引发的集体涨价,换个角度看,依然对行业是件好事,不仅有利的促进了行业的规范性,对酒类包材产业链今后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背后遗留的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暴露,从而逐步得到解决,对行业今后的产品质量提升的确是件好事,酒厂也应该提高要求,严格把关,与相关产业链一起解决相关问题,保障企业和行业取得健康长远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