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茅台 实施“133”战略
·国产啤酒步入调整期 巨头动作频
·“地板价”超低端大潮减退 糖酒
·白酒业的复苏是场假复苏?
·“大单品”风靡 酒企需警惕误区
推荐文章
·白酒出口尴尬,八大名酒干不过一
·伊力特2016年净利润2.77亿,减少
·消费升级的新机遇 张裕白兰地杀
·国酒、新国酒、浓香国酒,“国酒
·啸鹰前庄主班克斯承认诈骗 被判2
最热文章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首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百威成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 啤酒二氧化碳的控制措施
·联想控股全面披露酒业布局 “丰
·重庆:餐馆出售自制酒最高罚5万
旗帜广告位
刘世松:2017年中国葡萄酒迈入深刻结构调整期
2018-07-15 00:33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2012年时,笔者曾经发表《中国葡萄酒进入深度调整期》文章,在业界引起一定反响。其中指出,中国葡萄酒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且这个深度调整期至少有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今年是2017年,经过五年深度调整,中国葡萄酒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品种、品牌、品质等已有了长足进步,在国际化竞争大环境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精彩。中国葡萄酒在稳中求进发展中不断成长成熟,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2017年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葡萄酒来说,凛冽寒冬还未过去,但是已有点暖意。

笔者因此得出这样一个判断:2017年,中国葡萄酒迈入了深刻的结构调整期。其特征表现如下:

一是品种结构彰显差异个性。国产酿酒葡萄基地继续成长成熟,各地适宜适地种植的特色葡萄品种品系逐步显露差异化,各产区管理部门抓住机遇强化政策支持与发展引导。国产原酒在进口原酒的大肆进攻中质量不断提升,个性不断凸现。

二是产品结构转调趋向合理。在为健康干杯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葡萄酒的今天,在国际全球葡萄酒价格已经透明的理性消费氛围中,在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竞共同角逐市场的竞争融合中,中国葡萄酒产品结构由“哑铃型”走向“金字塔型”,产品结构逐步调整走向合理趋向。

高端产品是塔尖,中端产品开始筑基,低端餐酒产品进一步扩大,依然是市场主流。适应年轻人饮用的桃红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将大放异彩。品质、品牌和品位依旧是葡萄酒产品选择的核心要素。

三是产业结构系统优化。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结构调整见效,产业系统得到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不断扩大,企业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加强。技术创新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动力,标准体系是我国葡萄酒健康有序的保证,监督管理是中国葡萄酒科学理性的基础,三位一体的结构调整动力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四是市场结构调整升级。随着关税进一步降低,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竞争更加激烈,进口葡萄酒占比进一步上升,性价比成为双方竞争的核心。

中国葡萄酒市场逐步显现平衡法则,不同层次产品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市场对于葡萄酒的需求和认知得到全新改变。葡萄酒销售模式多元,在传统的销售渠道基础上,网络营销、微营销和体验营销等不断加强,中国葡萄酒运营商和运营载体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企业结构多元特色。中国葡萄酒骨干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整体呈现国际化融合趋势。国家促进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的政策利好不断推出,中国葡萄酒酒庄在融合全球优势的建设发展中不断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展示着具有中国风格的企业风采。

六是文化自信建构融合。中国葡萄酒文化体系继续建构,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企业在品牌和文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越来越多的中国葡萄酒获得国际认可。葡萄酒的人才培养、文化推广和教育培训不断成熟壮大,在借鉴、创新、提升和融合中,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食用酒精新标6月23日实施 低端光瓶酒再迎“紧箍咒”
下一篇:“自酿酒”即使真的是粮食酒 也是慢性毒药
“地板价”超低端大潮减退 糖酒会给了进口酒新风口?
“地板价”超低端大
白酒业的复苏是场假复苏?
白酒业的复苏是场假
消费升级的新机遇 张裕白兰地杀入中高端洋酒市场
消费升级的新机遇
银川市出台加快推进葡萄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意见
银川市出台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