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食品近日大换血,也让其旗下不满一年的预调酒品牌达奇(TAKI)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或已走上品牌早夭之路。
或将沦为杂牌,不再投市场费用
"现在董事长都把股份卖了,TAKI(达奇)市场也渐渐收缩,目前已经缩至广州",已离开达奇团队的王军(化名)向酒业家记者透露目前广州区域以外的团队已经被解散。
王军还称,"黑牛食品实际上已经放弃自身运作达奇品牌了,目前达奇品牌由几人包干,采取个人承包制,也没有市场费用投入,底价操作,其实就是一个杂牌,预计一两年达奇这个品牌也就销声匿迹了"。
有知悉达奇内部情况的人士表示,现在黑牛的5、6家工厂已经卖掉了,达奇有苏州、芜湖、西安有3个厂,其中西安的厂已经进行了股权改造(卖了)。
"达奇这个品牌在市场上已经不再活跃了,市场上的产品大都是年初的生产日期,市场人员也不再走动,也没有什么活动,从多种迹象来看他们已经在停止操作这个品牌了。"有熟悉达奇品牌的业内人士对酒业家记者表示。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黑牛食品正处在调整期,达奇已经做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收缩区域市场至华东、华南,京津唐;市场策略聚焦到细分渠道上,以终端市场为主,流通市场为辅,主要做夜场、酒吧。
质疑:达奇或是全盘卖盘的抓手
事实上,预调酒业务虽是黑牛食品新推业务,但黑牛食品董事长林秀浩一直力推达奇鸡尾酒,今年年初,林秀浩甚至"自掏腰包"向股东赠送达奇鸡尾酒,有数据显示,赠送鸡尾酒价值约130万元,合林秀浩两年年薪。
不过这宣传效果着实不错,今年上半年,自"送酒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后,黑牛食品股价开始逐渐走高。1月5日,黑牛食品股价为14.99元。至5月19日,其股价已达37.68元,大涨了151%。
"本来进达奇是为了拼一番事业的,但现在看来达奇只不过是高管全盘卖盘的一个抓手,这个项目为整个黑牛食品带来不少光彩,没有达奇,黑牛的股价也不会在今年上半年有好的表现,达奇的团队现在很无奈。"王军对酒业家记者坦言。
达奇是否真的如王军所言,只是充当了黑牛食品做高股价的棋子。
早在今年6月初,黑牛食品实际控制人林秀浩主导的黑牛食品"低价定增高价减持"也备受投资者质疑,虽然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告取消此计划。
实际上不论达奇是否只是一颗棋子,随着林秀浩昨日的一份辞呈和转让股份公告,达奇前景堪忧毋庸置疑。
达奇只亏了1000万
在王军看来,达奇的业绩并没有拖累黑牛食品,"达奇团队通过短短6个月,就在全国市场覆盖150多个城市,250多个经销商,实现5000-6000万销售收入,进货都有4000万元,达奇后来转向了夜场,达奇在夜场渠道布局不错,效果也不错。
不过,黑牛食品将公司各项开支的增加归结于达奇鸡尾酒。黑牛食品在今年的半年报回复函公告中称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中工资增加1302.22万元,系因增加广州市达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达奇酒业有限公司两家销售子公司的销售及后勤人员所致;广告宣传费增加774.81万元,系增加了预调酒的广告投入;由于新产品初步投入市场,也相应造成了相关运输、促销等费用的增加。另据黑牛食品2014年年报披露,达奇与韩国影星金秀贤签订1000万代言合同,今年半年报中黑牛食品又公布了宁波达奇与某传媒公司签订了1200万元的品牌策划合同。
"有媒体说达奇亏1000万拖累黑牛食品,实际上做酒前期投入大,况且黑牛食品今年前三季度已亏了1个多亿了,拖累黑牛食品是主业,并不是达奇。"王军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