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为提升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最快在2017年上半年引入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机制,以之取代现行的协议转让制度。目前部分券商正在进行内部系统测试,预计近期将全面启动系统测试。
这一改革无疑将激发新三板市场更大的流动性,对于近30家新三板酒业公司来说,意味着打开了新的融资窗口。而考虑到1919、酒仙网等酒业新兴模式的主导力量在其中,这一融资窗口很可能成为酒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激活新三板,
能否造就酒业“黑马”?
2017年5月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达11116家,但由于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内,新三板市场新挂牌公司数量同比下降近三成,拟挂牌公司数量同比下降四成,但摘牌公司从去年同期的0家增加到53家,拟摘牌公司更多达111家。新三板挂牌三个月以上的10090家公司中,6637家未发生交易,占比65.78%;剩下的公司中有13.4%在三个月内交易不到5天。目前,新三板只有93家公司每天都有交易,占比仅0.9%。
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分为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而对于券商和VC而言,定向增发是做市的主要手段,退出时通过做市转让股票,大量抛售很容易导致股价下跌,协议转让也需要通过在同行中或者市场中间人去寻找接盘方,费时费力。
采用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能直接借用A股市场的成熟经验,一方面券商可能将以前寻找退出通道的时间用来发掘企业价值,增加实地调研,随着和投资人沟通的加深,有助于发掘独特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促成企业融资及管理水平的相应提升。由此,新三板的资金流动性将大大加强,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发展红利。
具体到酒行业,身处新三板的酒类公司无疑将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直接受益,有机会获得更多融资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弹药”。
具体分析,新三板酒类公司中包括1919酒类直供、酒仙网、酒便利、名品世家、品尚汇等新酒商代表,新的资金窗口可能加速他们的网络扩张,也可能进一步深化他们与产业上下游的联系,或者去做更多的跨界布局。总之,这将是新酒商发展的一个助力。
新三板中的酒类生产企业多为地方性白酒企业或葡萄酒企业,一方面可以借助目前酒类市场升温的有利形势,寻找市场突破的机遇;一方面可以加强基础性建设,挖掘和塑造产品的特色优势,为行业分化发展做好应战准备。
新三板市场还包括多家酒类配套企业,从包装设计、咨询服务到机械设备,新三板调整所带来的充裕资金,除了使这类企业可以强化自身核心能力之外,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酒企达成深度的结合。
总之新三板一旦被激活,酒类企业的“玩法”很多,从中杀出几匹“黑马”是完全有可能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