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逐梦再出发。1月16日,“匠心筑梦、技能兴川”首届“四川工匠”命名仪式在成都举行。众望所归,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沈才洪从四川全省1158位行业精英中脱颖而出,高票荣膺首届“四川工匠”称号,这也开启了泸州老窖工匠精神的新纪元。
历千锤百炼,铸国之重器。据悉,首届“四川工匠”大型活动围绕敬业、精益、专注、传承、创新等五个篇章,评选出30名“匠人”。可以说,最终当选的这30名“匠人”个个都不简单!从整体上看,要求他们在敬业、精益、专注、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具有非凡的表现,体现出当代工匠独具的精神内涵。
那么,何为工匠精神?有人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有人说:“精益求精、永不止步”;还有人说:“勤勤恳恳工作的敬业坚持表现”。 而对于高票当选首届“四川工匠”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沈才洪来说,工匠精神既包含上述内容精神,而又远不止于这些范畴体现,因为每个工匠还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写照。
为此,《华夏酒报》记者对沈才洪进行了专访,让我们共同去品读这位“匠人”背后的人生故事。
敬业篇
扎根基层,虚心学艺,精湛技艺,勤勉致远
在传统白酒酿造领域,有这么一个人:
通过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几分钟就能精确判断出配料是否达到最佳效果;
端起酒杯,看看色泽,轻轻鼻闻,浅尝一口,啧啧几下,即可分辨出酒体的好坏及酿造年限、产地、工艺及所用原料和酿造窖池,甚至辨别出酒体中几十种香味成分的含量高低;
从泥窖制作维护、大曲药制作鉴评、原酒酿造、摘酒到原酒陈酿、勾兑尝评的白酒生产全过程,从浓香型到清香型、酱香型的中国白酒三大基本香型,他都全部了然于心,全面精通;
梅瓣碎粮、回马上甑、轻撒匀铺、看花摘酒、手捻酒液、打梗摊晾等一系列传统酿制绝技,犹如中国功夫一样,被他练就到出神入化、收展自如的地步,堪称酿酒界的“武林高手”;
他,有如庖丁解牛之娴熟,将中国白酒上下五千年解析得十分生动透彻;有如匠人刘焯之细致,悉心钻研,记录下中国传统酿制技艺之精髓;有如神笔马良之神奇,匠心巧手,勾调设计出一款款中国白酒的经典之作。
他,就是首届“中国酿酒大师”,首届“中国首席品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2代传承人:沈才洪。
1988年大学毕业之际,怀着一颗服务家乡的赤子之心,沈才洪放弃了前往上海华东化工学院进修和前往省城机关单位工作的机会,主动请求分配至泸州老窖酒厂工作,从一名基层工人干起。
沈才洪从基层勤勉扎实做起,并且一干就是14年。从1988年到2002年,他先后当过酿酒工、工艺员、质管员、生产调度员、工艺室主任、车间主任、生产部长等职务,经历了制曲、酿造、储存、设计、检验、包装等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生产经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十余年的基层锻炼,刻苦学习,显然为他以后的专业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中,沈才洪非常好学勤奋,虚心向老工人、技师、工程师以及行业精英学习请教。通过拜老工人为师,与他们一起吃、住、干活,得到他们的“口传心授”,沈才洪学习到许多酿酒操作技能;在担任工艺员、技术员期间,通过与厂内一批专业的酿酒技师、工程师长期工作、讨论,他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酿酒理论知识和工艺方法,丰富了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对生产实践的总结能力;作为泸州老窖的后起之秀,沈才洪还得到了赖高淮、任玉茂等老一辈酿酒大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对传统酿制技艺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逐渐掌握了传统酿制技艺的精髓;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的典型代表,第一代行业领袖,在行业内交流活动非常频繁,受到行业一致赞誉,同时,作为“中国商业联合会白酒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泸州老窖也经常组织和派人到各外地酒厂交流。广泛的行业交流学习活动,让沈才洪对全国各地名优酒厂及其生产工艺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浓、酱、清三大基本香型及其酿制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多年来,作为泸州市酒协领导,沈才洪坚持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深入到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走遍了泸州市千余家大小酒厂,为泸州酒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沈才洪也收获了数以万计的实践案例,对传统酿制技艺之精髓拥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酿酒技艺精湛,成为国内酒业著名专家和首届中国酿酒大师。
精益篇
匠心筑梦,勇攀高峰,追求完美,贡献卓著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致使刚进入市场经济不久的传统白酒产业深陷“泥潭”之中。为了突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困境,泸州老窖提出“统治酒类消费的是文化”,并任命时任泸州老窖生产部部长、技术中心主任的沈才洪开始领衔进行国窖1573的研发与设计。
追求卓越品质,勇攀高峰,一直是沈才洪的不懈追求。对于产品质量,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中国白酒质量看得见”,坚持品质向上走,不断提升中国白酒品质高端水平。
从国窖酒的生产工艺到酒体设计,沈才洪始终坚持高标准要求,坚持精益求精,坚持高品质酿造。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微氧环境曲药发酵理论、窖池发酵模式分类理论、有机酸控制酒精发酵理论、窖外发酵生香理论、窖泥功能菌代谢能力调控理论、酒体层级设计理论等六大酿酒理论,实现了名优白酒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生产工艺上,他注重细节完美,从粮食粉碎到下曲、拌糟、上甑、摘酒的每一操作工序,沈才洪均要求做到标准、规范,严格遵循古法,酿造一流品质白酒。尤其是在酒体设计上,更是追求完美无瑕。
为生产出高品质的国窖酒,沈才洪带领团队常年蹲守在酿酒车间里,研究每一轮次每一窖池的发酵规律及产酒特点;不论寒冬酷暑,坚持对每一坛贮存原酒进行尝评、鉴定和定期跟踪,细细体会酒体的口感特征及香味变化情况;并以其近乎理想化的高标准要求,认真甄选出国窖酒所需的高品质原酒,再以其高超的品评设计能力,根据每一原酒的优缺点进行组合、勾兑,以及系列大小放样组合设计,最终创造出国窖1573酒的完美品质,确保酒中各类香味成分协调、平衡、恰到好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