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界瞩目的“五洋之争”发展到了什么局面?
10月26日、27日,五粮液、洋河股份依次发布2017年三季度财务报告,对比两家酒企的数据可发现,“五洋之争”已进入新阶段。
我们且从“五洋之争”的肇始来看。
2012年2月8日,洋河股份对五粮液总市值形成超越。这是洋河上市以来首次跃居业内市值第二位。由此,媒体方面涌现出“五洋之争”报道:洋河会不会一举超越五粮液?
2015年第3季度,“五洋之争”开始升温。本季度,洋河股份营收40.90亿元,超越五粮液同期的39.16亿元;实现净利润12.76亿元,只比五粮液的13.05亿元,低了一点点。
洋河由于第3季度营收表现优越,导致2015年前三个季度总营收,仅比五粮液差14.59亿元,这为当年“五洋之争”,埋下了很大的悬念。
2016年5月,“姗姗来迟”的五粮液、洋河2015年财报出炉,五粮液全年实现营收216.59亿元,洋河股份为160.52亿元,洋河没能超越五粮液。
从原因看,五粮液在第4季度站稳了脚步。第4季度,五粮液营收大幅增长60多亿,洋河却以全年最差的23.91亿告终,业绩跳水,“五洋”没能变成“洋五”。
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确实是洋河超越五粮液的的一个最佳契机,但吊诡的第4季度业绩,让洋河最终抱憾。
事后,还是有大量媒体及业内人士对“茅五之争”抱有浓厚兴趣,其依据是2009年-2015年的营收对比。这6年,五粮液尽管领先,但营收上对洋河保持的优势倍数一直在缩小,从开始的3.88,下降到2015年的1.35,净利润差距也在缩小。
更何况,洋河当年以“创新姿态”一路高速增长,五粮液受制于市场调整不利,业绩低迷。“五洋之争”猜想是有一定原因的。
2016年,“五洋之争”迎来最高峰。
当时,五粮液、洋河同一天发布三季报,刺激了该话题的讨论。前三季度,五粮液营收177亿元,洋河股份146.67亿元。第3季度,五粮液营收44.44亿元,净利润为12.15亿元。同期,洋河股份营收44.73亿元,净利润14.15亿元。洋河股份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对五粮液形成了“双超越”。
2016年三季度营收更小的差距,以及第三季度的“双超越”,让业内人士看到了洋河年底反超五粮液的最大可能性。
然而,五粮液却没再给机会。
2016年10月27日,五粮液收盘价报于34.65元,总股本38亿股,市值达到1316.7亿元,超越洋河股份当天市值1047.79亿元。风向已变,五粮液市值对洋河形成重新超越。
整一年后,差距再拉大。就在记者下笔的2017年10月27日,五粮液当天总市值达到2580.88亿元,大步甩开洋河股份的1763.33亿元,已有绝对领先之优势。
营收、净利润、增长速度上,五粮液更是一路直追。如2015年那样,五粮液在2016年第4季度强势反攻,一举奠定全年。
2016年,五粮液全年总营收创下245.44亿元,高于洋河的171.83亿元,增速12.67%高于后者7.10%。净利润上,五粮液全年为67.85亿元,同比增长9.85%,洋河净利润为58.13亿元,增速8.34%。五粮液实现所有数据的超越。
在最重要的营收指标上,五粮液与洋河的差距,从2015年的56.07亿元,一下子扩大了2016年的73.61亿元。行业“强分化”下,强者与强者之间也在分化。
“五洋之争”已有了新变化。
2017年,五粮液迎来“强复苏”。1-3月,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101.59亿元,单季度破百亿,凸显五粮液强劲实力。上半年,五粮液实现营收156.21亿元,增长17.85%;净利润49.72亿元,同比增长27.91%。这一业绩已超越五粮液历史最好成绩。
接下来,只剩下一个“悬念”。第3季度以往都是洋河股份的强项,同时也是五粮液全年的弱项。2017年第三季度,洋河股份会不会在单季度上超越五粮液?
数据告诉了我们。
2017年1-9月,五粮液营收219.78亿元,同比增长24.17%;净利润69.65亿元,同比增长36.53%。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3.56亿元,同比增长43.03%;净利润为19.93亿元,同比增长64.12%。
同一时段,洋河在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8.78亿元,增长15.08%;净利润55.82亿元,增长15.34%。第三季度,洋河营收53.48亿,同比增长19.55%;净利润16.73亿,增长18.2%。
2017年第3季度,五粮液完成了对洋河股份的数据“全面超越”。
不过,尽管出现新局面,但“五洋之争”仍在继续。
在行业复苏回暖的今天,五粮液、洋河作为同样优秀的大型白酒企业和上市公司,虽有不同基因和气质,但都在以新姿态,迎来新阶段发展,我们应高度关注。
文 | 华夏酒报\ 记者 刘保建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