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摆在李曙光面前的现实是,五粮液在近几年行业调整中渐渐与茅台拉开距离,身后又有洋河追赶,不进则退的竞争局面,意味着五粮液不仅要奔跑起来,而且要加速度。作为新任主帅,李曙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稳住当前的位置,同时对标茅台进行追赶。
从五粮液今年上半年业绩来看,156.21亿元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17.85%,并超越2013年同期155.2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从数据层面而言,五粮液已恢复至历史最好状态。同时,普五一批价和终端价也在稳步上升,渠道信心逐渐恢复。
除上述种种利好之外,李曙光手里还握有一张王牌。尽管五粮液在价格上与茅台拉开一定距离,但在消费者心智中,“茅台、五粮液”仍是同属高端酒第一阵营的并列选择,从品牌角度来说,差距还未真正拉开。
“十三五”期间,五粮液和茅台都提出了千亿发展目标。以这一目标作为阶段性终点,茅台和五粮液都在路上。
价格战争
如何提升五粮液顺价水平,是李曙光上任后需要打响的重要一战,也考量着这个新领导班子的管理智慧。
今年4月,五粮液集团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表示,五粮液没有控量提价之说,而是总体产能达不到市场需求,因而选择优质投放、增量溢价、违规减量。这一说法与去年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关于“茅台从未提过控量保价观点,也没有人为采取类似措施,茅台酒产销两旺,完全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如出一辙。
措辞的细微变化说明五粮液和茅台在推动价格回升的策略上均倾向于市场化处理,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干预,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决策者智慧的体现。
不难发现,自李曙光上任后,五粮液的身段变得柔软很多。履新之初,李曙光曾联名刘中国给五粮液经销商发了一封感谢信,在经销商队伍中引发积极的反馈。之后在首度面向五粮液核心运营商明确未来工作部署的“6·2会议”上,李曙光又率领公司高管列队欢迎运营商代表,表现出对经销商的尊重。
放低身段的同时,李曙光在战略执行上又相当务实。
9月19日,五粮液西南营销中心下发通知称,即日起暂停川渝地区运营商新品五粮液发货,同时要求各省市对辖区内新品五粮液、五粮液1618、五粮液低度系列、金装五粮液等进行实地盘存,对区域内终端售价低于859元/瓶的货源进行回购处理。雷厉风行的动作背后,说明五粮液在这场价格战上的必胜决心。
品牌之争
价格战争的本质是品牌战争。
在“6·2会议”上,李曙光曾明确表示,高端酒营销的一个关键策略是价位营销,价位高代表品牌价值高,也意味着市场地位强。
当前对于五粮液来说,提升顺价水平不仅是为了提振业绩稳定市场,更是为了稳固五粮液的品牌定位。从目前来看,尽管前期五粮液在价格上与茅台拉开一定距离,但还没有伤害到五粮液的高端品牌形象。随着高端白酒整体迎来复苏行情,各家名酒企业都在发力,如果不能及时大幅提升五粮液顺价水平,一旦被其他品牌超越,长此以往对五粮液才是伤筋动骨的打击。换句话说,五粮液能否再度与茅台比肩,关键的衡量标准就是普五价格能否迎头赶上。
在李曙光的规划中,“十三五”期间五粮液将成长为千亿集团,其中酒业贡献度将达到60%,力争重回品牌、市场和市值的龙头地位。在这一规划中,品牌的回归被列在首位,也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重中之重。虽任重道远,却也前景可期。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