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葡萄酒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国产葡萄酒的阵营不好划分。原三巨头的格局早已不存在了。现在格局比较混乱,未来几年存在的变数比较大。当然,从现在形势看,张裕、长城、威龙基本算是代表了中国葡萄酒的第一阵营。但张裕是一枝独秀。
从中报看,张裕、中国食品、威龙、通葡、中葡、莫高、楼兰、芳香等营业额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从表面的数字看是好的,但仔细分析却很揪心。而伊珠、法赛特、太阳谷、通天、原歌等都出现下滑,有的下滑幅度还比较大。
张裕的营业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0.51%,利润同比却下降了3.59%。中国食品酒品类业务实现营收13.81亿港元,同比增长7.5%,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12%。但中国食品的酒类产品可不仅是葡萄酒。如果针对长城葡萄酒看,按人民币口径整体销售收入其实是下降了8%。报告将此归结于低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下滑,幅度高达22.9%。
2017年上半年,通葡股份营收大增101.39%,达到4.72亿,但利润却下滑50.60%。但是,这可不是葡萄酒的销售。这源于通葡股份控股子公司九润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营收增加。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以销售白酒为主的电商平台。在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各类B2C平台上从事网络营销业务。在公司的介绍中定位很明确:立志做中国白酒电商运营专家。在中报中明确说明了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是子公司北京九润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使的本期营业收入增加23,810.59万元,增加101.39%。
而2016年通葡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葡萄酒营收仅仅0.79亿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37.62%,毛利率下降10.94%;
中葡方面,上半年营业收入1.91亿元,公告同样明确表示,增长51.54%的原因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徐州中信国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收入所致。去年10月20日中葡公告,公司拟与徐州市通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徐州市共同出资3500万元,设立徐州中信国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葡占股85.71%。国安电商经营范围为:网上销售;预包装食品(凭许可证经营)、生鲜食用农产品、日用品等。
相比之下,楼兰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008.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3%;毛利率为61.68%,去年同期为54.31%,利润119.33万元。2016年楼兰酒庄的营业收入为1.33亿元。
威龙的营业收入为3.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0%。主要原因是销售渠道的拓展和促销力度的增加所致。但威龙的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却减少5.33%。
芳香庄园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2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主要系公司不断挖掘客户和占有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品牌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进而使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了一定的增长。
像太阳谷2017年上半年营收为657.86万元,同比下滑42.96%;原歌酒庄258.75万元,同比下滑46.42%;法赛特157.8万元,同比下滑68.71%;通天酒业营业收入为0.81亿元,同比下滑54.5%;伊珠股份0.22亿元,同比下滑6.10%。
如果按照利润来看,张裕、通天、芳香、通葡、中葡、法赛特、原歌、太阳谷都同比下降。
整体来看,很多企业的业绩增长并不“实”,有的企业增长是“虚胖”。总体看,国产葡萄酒的销售是不理想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其中特别是酒庄,日子并不不好过。
二、走向“国际化”,纷纷跑马圈地
总体来说,像张裕、中粮、威龙等这些企业,通过资本的力量不断跑马圈地,通过整合渠道资源强化自身的优势,未来,只能说竞争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一点要引起很多企业的注意。
大消费时代的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葡萄酒正在换挡提速。中国市场其实就是国际化市场,但目前都还没有真正国际化运作。国际化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甚至在中国设厂,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军国外投资,导致两者不断融合,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可能有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市场上某某进口畅销品牌,背后是中国企业的投资。国际化已经不是趋势,而是事实。葡萄酒原本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注定要走上国际化的路线。
对中国葡萄酒企业来说,现阶段真正比拼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原料基地;二是品牌建设。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在积极推进进行“全球化”扩张。2016年,威龙股份定增6亿元主要用于澳大利亚6万吨优质葡萄原酒加工项目。掀开了正式进军海外上游的序幕。
2015年初,张裕在位于山东烟台的总部设立了五大葡萄酒事业部,分别应对位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洲五大海外葡萄酒产地的对外投资主体,试图在全球所有优质产区均有布局。
张裕过去5年完成了旗下十大酒庄的布局,张裕总经理周洪江公开表示,未来5年张裕将在全球17大产区再布局20家酒庄,以实现葡萄酒高端布局的蓝图。
张裕在去年收购了西班牙里奥哈产区的爱欧公爵酒庄后,海外扩张计划仍在继续。张裕今年在智利成立公司,并以此为平台收购智利贝斯酒庄下属三家从事葡萄酒业务的子公司。同时,张裕半年报也提出将积极探索建立海外葡萄原料基地新模式,扩大海外葡萄基地面积,增加和优化原料供应渠道,努力降低原料成本,提高原料质量。
中粮集团收购了位于智利和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两座酒庄之后,欲再度出手收购海外酒庄。最近又瞄准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酒庄,据悉收购总额至少为2000万美元以上。而中国食品酒品类板块则是继续“押宝”中粮名庄荟,并将着力在未来提升该部门毛利率。三年来,中粮名庄荟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绘制了全球美酒全明星版图,缔造了进口酒领域的“豪门俱乐部”,三大品类覆盖21个产酒国,大品牌数量达到138个。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