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省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白酒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在10月份印发了《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贵州意见》)。《贵州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省白酒产量达到80万千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力争贵州白酒在全国的销量占比达到8%。
同样,作为产酒大省的四川也早在2015年就下发了《关于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四川意见》),到2017年末,力争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40%。继续稳固全国白酒产业大省地位,保持全国白酒市场份额领先。
今年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黄酒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浙江意见》)也推出,提出了到2020年,黄酒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0%的发展目标。
甘肃也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甘肃意见》),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
一系列省级层面产业政策的推出,使得深处行业调整和市场升级环境下的区域酒类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周期。
打造产区品牌
从贵州、四川、甘肃和浙江等地近几年的政策导向来看,其都在试图通过省内龙头企业的带动而带动更多的区域品牌一起打造产区的大品牌。
从《贵州意见》看,其主要任务中的首位就是“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基地品牌化、企业品牌化、产品品牌化”战略,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酱香白酒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以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带为核心的白酒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仁怀市名优白酒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巩固提升全国优质酱香酒主产区地位。
事实上,在当前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酒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消费增长期,甚至也有更多的外地白酒企业开始在贵州省内建设自己的酱香酒基地,今年6月,洋河投资1.9亿元全资收购贵酒;7月,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在贵州茅台镇举行酱酒酿造基地挂牌仪式……
作为酱酒先天性的原厂地,贵州无疑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优势。
而在产区品牌的建设上离不开众多企业的合作发展,《贵州意见》也明确要大力培育以习酒、金沙、国台、董酒、珍酒、酒中酒、青酒、贵酒、安酒等为第二梯队的重点骨干企业,到2020年,力争将习酒、金沙打造成50亿级企业,将国台、珍酒、贵酒打造成20亿级企业。
而2015年就出台的《四川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中国白酒金三角”建成国际知名区域品牌,名优品牌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后,四川各地市也积极行动,纷纷开展了“宜宾酒”、“泸州酒”和“邛酒”地理标志保护,“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和“四川老字号”等培育认定工作,推进企业积极争创并依法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
《浙江意见》提出,加快培育一批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支持具有良好质量和市场基础的黄酒品牌进入“浙江制造”认证名录,加强黄酒老字号企业保护,用好“绍兴黄酒”证明商标品牌,坚决打击冒牌、抄袭模仿他人商标等违法行为。
建设酒业特色小镇
以酒为主体,结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和品牌推广为一体的“酒业特色小镇”开始成为政府着重打造的项目之一。
据悉,贵州已经将茅台镇的开发建设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并大力支持仁怀市和茅台镇围绕茅台酒厂发展以参观茅台酒酿造为重点的工业旅游、以品饮茅台酒为重点的餐饮旅游、以了解茅台酒发展历史为重点的酒文化旅游。
除了茅台镇之外,《贵州意见》也明确表示,将遴选一批有条件的民营酿酒企业作为旅游观光点,规划建设一批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特色酒庄。打造一批“白酒+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
2015年6月,浙江省公布第一批37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名单,绍兴黄酒小镇赫然在列。在绍兴黄酒小镇“一镇两区”的创建模式中,东浦片区以千年古镇为基础,重点推进黄酒产业创新提升、黄酒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
而《浙江意见》也提出“推进黄酒特色小镇和黄酒文化产业园建设”。推进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深入挖掘与开发黄酒历史文化资源,支持绍兴越城黄酒小镇培育、创建,打造集产业发展、文化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黄酒文化小镇。
明确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规划建设集产品展示、工业旅游、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黄酒文化产业园。支持符合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及奖励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黄酒项目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
“这是东浦古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黄酒产业百年一遇的机会,更是发扬黄酒‘国酒文化’的最佳时机。”在东浦镇党委书记、绍兴黄酒小镇管委会主任柯建华看来,通过黄酒小镇的创建,能进一步扩大黄酒知名度,推动黄酒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的黄酒消费群体。
与小镇建设规划类似的是,作为以葡萄酒产业为主体的甘肃提出的是打造“精品酒庄”路径。
《甘肃意见》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葡萄酒城,建成集葡萄酒文化展示、科研开发、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酒庄、酒堡、酒窖30个,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力争葡萄酒中国知名品牌达到5个,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控制监测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营销网络体系,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科技扶持走产业创新路
“适应市场变化,创新营销模式”,这也是《四川意见》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四川意见》要求企业要不断去挖掘川酒文化内涵,积极将“川酒”与“川菜”、“川茶”、“川旅”等四川特色食品、旅游文化相结合,丰富营销文化。支持企业完善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支持白酒企业或专业商贸企业建立跨地域、跨品牌的营销体系,鼓励企业搭建川酒(电商)营销平台,建立网上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