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
目前公司是中国啤酒行业品牌议价能力最强的公司,2015年公司以1055.68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我国首个突破千亿的啤酒品牌(世界品牌实验室估计),位居行业首位。公司品牌价值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始终位于行业前列,是当之无愧的品牌力王者。截至2015年,青岛啤酒市占率为17.9%,较2014年的18%微降0.1%,在国内啤酒行业整体下行及外来进口啤酒的冲击下,公司市占率保持稳定,始终位列行业前列,仅次于华润啤酒。
行业调整期,公司业绩承压
我国啤酒行业近几年一直处于下行期,增速不断下滑,自2014年开始全国啤酒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负增长趋势继续扩大,增速下滑至-4.97%,整体行业的不景气促使公司业绩下滑。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收同比增速不断下滑,2015年增速首度为负,2015年营业收入下降5.26%,公司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6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30.36亿元,同比下降5.26%。公司自2009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速达到顶峰后开始震荡下行,2015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13亿元,同比下降13.92%,业绩下滑较多。
公司高效周转议价力强,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至2009年,达到高点后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至去年触底后今年开始反弹,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处于行业前列,近年来一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公司高效的营运能力和较为强大的品牌议价能力,使得公司能够在整体行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并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公司产品吨酒价格位于国内啤酒企业前列,高端产品销售占比逐年增加,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经测算,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1.34、1.56和1.83元,YOY分别为6%、17%和17%。同业可比公司2017年PE平均为39倍,我们认为公司高端产品销量占比不断提升的趋势仍然存在,未来有可能在新兴市场进行扩张,因此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内生性增长。由于公司的估值水平将受到公司新产品推广的影响,保守估计,给予公司2017年22-24倍的PE估值,对应目标价34.3-37.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业绩增长不达预期。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