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业绩上看,白酒行业标杆企业五粮液(000858)仍处于较大的市场压力之下,但在谋求创新和布局变革方面,五粮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五粮液201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63亿元,同比下降24.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2亿元,同比下降30.90%。截至上半年末,五粮液预收账款为11.89亿 元,较年初的8.25亿元增长44.2%。
对此,五粮液董事会表示,在本报告期内,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公司按照“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生产经营主基调及“快速反应市场”的营销改革思路,持续在内部治理、生产、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推进改革措施,积极应对行业变革。
最差的时候已过去?
与其他白酒上市公司相比,五粮液2014年的中报报表不算最好,但也算不上难看。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虽然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降,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与五粮液公司去年同期业绩的高基数,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2013年上半年的业绩是五粮液的经营波峰。
从五粮液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在本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9.43亿元,同比下滑27.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3亿元,同比下滑36.11%。
对于第二季度营收的大幅下降,平安证券的汤玮亮在分析原因时,也将之归结为2013年第二季度业绩基数较高,他估计,去年同期五粮液的出货量可能有3000~4000吨,而2014年第二季度低于3000吨。
不过,在方正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薛玉虎看来,五粮液品牌力强,消费粘性高,渠道价值链长,实际终端消费状况传导企业报表滞后约两个季度,而在报表滞后反应终端消费的情况下,单季度和中报下滑属于正常范围内。
多家证券研究机构认为,他们普遍看好五粮液业绩在三季度或者下半年出现正增长,因为“最差的时候已过去”。而判断的落脚点还是去年的业绩基数上,五粮液2013年第三季度的收入较低,“第二季度业绩压力期已过,三季度低基数下销售有望企稳。目前,五粮液清理渠道库存已告一段落,降价后经销商出货正常,打款也在恢复”。
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之后,行业淡季旺季的更加分明。五粮液下半年业绩将受益于公司的调整措施。
中金公司判断,五粮液长期发展还将受益于“走出去”战略。白酒行业调整期给大企业带来整合地方品牌的机遇。近年来,公司频频在各地区收购地方品牌白酒,为长远发展布局。
“公司已在7月公告出资2.55亿元收购河南五谷春酒业51%的股权。尽管短期业绩增厚有限,但长远来看,对公司渗透河南当地市场和协调当地政企利益均有帮助。”中金公司的金志耀认为。
改革良机
五粮液在披露中报业绩之后,随即发布了一套副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改革方案——《副职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暨薪酬管理办法》,办法旨在“客观公正评价副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参与考核的副职高管人员包括公司董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其他副职高级管理人员。而这有可能是五粮液的高层薪酬改革的破冰之举。
自行业进入调整期以来,五粮液一直就将“改革”视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在管制制度、股权结构、营销体制、多元化改革方面,五粮液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位置。这是因为在五粮液公司看来,本次行业发展危机不失为五粮液的一次改革良机。
在半年报中,五粮液董事会继续表达了推进“改革”的措施。接下来,五粮液在内部管理方面,将会不断强化市场化运作,梳理并优化内部治理机制,持续提升运作效率和规范性;细化内部管理,调整绩效考核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实内生动力;深化改革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助推体制机制优化升级。
同时,在生产方面,五粮液将不断制订和规范工艺管理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监督控制,提高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优化成品酒需求计划管理,为市场供给提供坚实保障。
在市场营销方面,五粮液将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行了一系列营销新策略和新举措。顺应市场变化,调整主导产品价格体系,进一步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稳健步入“全价区覆盖”的整合营销阶段。
此外,继落子河北邯郸和河南信阳后,五粮液公司还将加速区域布局,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以深度区域化为主线,依托五粮液品牌及渠道势能进行渗透式扩张;成立定制酒机构,满足市场变化和客户个性化需求,大力拓展私人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拓电商合作平台,积极探索酒类销售渠道的创新和拓展。
业内普遍认为,五粮液推动“改革”,是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是在通过积极调整以适应市场趋势。
中信建投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黄付生认为,国企改革可能在未来一年成为公司股价在基本面企稳上额外的催化剂;营销体制改革和多元化改革是公司应对行业调整、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认为公司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改革具体效果还有待验证。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