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世界杯来临,对冠军球队的预测总是铺天盖地,其中有一条所谓的冠军“密码”被屡屡验证,即最终夺冠的球队,其核心球员恰好26岁。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意大利凭借保罗罗西的惊艳发挥,连克巴西、阿根廷和西德队最终夺冠,那年的罗西26岁;1986年,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在墨西哥登基,时年26;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德国三驾马车之一的克林斯曼在与荷兰队的强强对话中打进关键进球,又在决赛中令阿根廷人吃尽苦头,那年的金色轰炸机26岁;1998年,26岁的齐达内在决赛中两次洞穿巴西队球门;4年后,26岁的罗纳尔多又在决赛独中两元;2010年,决赛加时赛最后关头为西班牙打进制胜球的“小白”伊涅斯塔,同样也是26岁。在本届巴西世界杯的赛场上,26岁的梅西将带领阿根廷队向他们的第三座世界杯发起强力冲击。
26岁难道真的是世界杯冠军的神奇“密码”?倒不如说这是足球运动的内在规律使然。每届世界杯的夺冠热门球队之间往往技战术实力相差不大,经过一个月的激烈搏杀笑到最后者,必须有充沛体能和丰富经验作为保障。换句话说,合理的年龄结构往往是球队战斗力的关键保障。
对于白酒行业,核心消费者就好比球队中的“王牌”。以往,我们在寻找核心消费者的时候,更多关注其直接消费能力,以及其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品牌带动作用。但后来的市场事实证明,对所谓“意见领袖”的过度关注,使白酒市场的活力日渐消退,大众消费基础越来越薄弱。依靠“老将”担纲,可以在一两场比赛中取得佳绩,但却很难保证球队持续作战 的稳定性,白酒行业同样如此,必须不断补充核心消费者的新鲜活力。
当然,我们的核心消费者,不是以26岁或者某个具体年龄段来进行简单划分,而是根据其消费特点加以综合判断。所谓“技术”,即对于白酒的品鉴能力,很多年轻人乐于学习葡萄酒的品鉴技能,各种葡萄酒培训班方兴未艾,反观白酒,却少有面向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基础教育。
“体能”所指也并非酒量大小,日常饮用和自主消费的频次才是关键。不得不承认,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感情有点疏远,在某些特定场合饮用白酒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平时的休闲娱乐、日常佐餐,选择白酒者极其有限。没有充沛体能的保障,再好的技术也无从发挥,同样,没有适量、少量饮用白酒的日常习惯,就意味着核心消费者所发挥的市场作用缺乏稳定、难以持久。
“意识”其实就是足球场上的灵感火花,它往往就是一种直觉,微妙而不可捉摸,这也正是球星与球员之间的根本区别。对于白酒消费者,则是对白酒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白酒文化积淀之厚重毋庸赘言,但在很多年轻消费者心目中,所谓白酒文化就是古老有余而时尚不足,与其欣赏品位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往往看到一边是白酒企业声情并茂地文化传播,一边却是年轻消费者的茫然不解、袖手旁观。白酒要培养自己的年轻“核心”,就必须与之寻求精神共鸣,为新一代消费者带来生活中的灵感与启发。
白酒行业的下一个发展高峰,也就是新生代核心成长起来的时候。在此之前,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付出和务实工作。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