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60载的沧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对于众多的糖酒食品企业来说,全国糖酒会仍是不可或缺的风向标,但是,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全国糖酒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全国糖酒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计划产品分配的大聚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糖酒会曾经呈现出无比的辉煌,被誉为中国糖酒食品界的“天下第一会”。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和传媒的多元化发展和变化,糖酒会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力都在发生着变化,招商功能正在日渐下降,而与同行、供应商、经销商等的聚会、联欢、交流活动倒成了新主流,日益萧条的会场和越来越低的成交率,让绝大多数企业每年都对“究竟参不参加糖酒会”的选择更加迷茫。众多的业内人士在不断反思,也对全国糖酒会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期盼和希望。
创新管理,
打破“开幕即闭幕”困局
全国糖酒会沿袭着一个奇怪的传统:开幕即闭幕。近年来,尤其是从2010年春季开始,全国糖酒会主办单位竭力想改变这种局面,但实际的情况并不像主办单位想象的那样。“开幕即闭幕”让许多企业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会展投入几乎全打了水漂,精美的印刷品成了垃圾,精心设计的展台成了摆设,许多企业纷纷抱怨,“明年再也不在这上面花钱了!”
作为全国糖酒会联络员、长期从事会展业务的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辉认为,造成这种怪状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会外展、场外交易等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某些酒店和广告公司在利益驱动下暗箱操作,加上一些参展客商规范运作的意识不强,参展费用因素制约,相关部门的监控打击力度不够,使“开幕即闭幕”的畸形传统在糖酒会上得以延续。因此,《华夏酒报》特约记者近年来在全国糖酒会展厅调查发现,展厅内大量经销商外流,极大地影响了展会的人气和质量。
二,糖酒会“留不住”客商与其交易功能弱化有关。部分参会厂商认为,参与集中布展费用高不说,还要遵守展区制度,受时间的限制,而在住宿的宾馆房间布展,不仅节省人力和财力,工作效率也高。
重新定位,
领航行业发展风向标
在糖酒食品行业,全国糖酒会的影响力是空前的,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糖酒会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也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糖酒会应该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上海观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华表示,从世界著名的百年展会来看,都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只要一个行业存在,它的行业内的信息沟通、交流、合作的功能都会存在,这就要求展会的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从起初的功能来看,全国糖酒会就是全国各地的糖酒公司年终的总结会、交流会,逐步演变成行业的招商会。如今信息爆炸,糖酒会招商功能基本上已经消失怠尽,逐步形成了行业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不需要到糖酒会上寻找它们的客户;而有网络、有实力的经销商也不会去糖酒会上寻找产品。这样的观点也在记者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郑州市尚之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信息相对封闭的时代里,全国糖酒会的功能主要是为行业提供较为全面、前沿的行业信息,通过糖酒会,行业人就可以把握到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因此,糖酒会被业界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然而,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过去不对称的行业信息变得无与伦比的开放,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使彼此形成了零距离。就拿经销商来说,过去,通过全国糖酒会,可以找到心仪的合作伙伴,找到比较适合的产品,然而现在并不是这样,通过糖酒会,也许只能了解一些大致的行业信息,但与网络的传播相比,糖酒会传播的信息明显落后。为了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一方面通过社会关系、行业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了解到企业的大致情况,要想更详细地了解,不到企业深入探营,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包括合作模式、相关政策的兑现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