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白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汲英民:坚守是对酱酒最好的传承
·第十二届华樽杯揭晓,酒业200强
·酒报洞察 | 白酒消费升级最快的
·“赛马图” | 2000至2019年:中
·丹泉酒业: 打造精品,创新发展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抗击疫情,中国酒业在行动】黑
·2019(山西·杏花村)国际烈性酒大
·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将再度登陆
·借势百届春糖会 双城发力卖酒推
最热文章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首
·联想控股全面披露酒业布局 “丰
·重庆:餐馆出售自制酒最高罚5万
· 探寻白酒发展的社会动力
·2016年白酒行业大盘点
·中国白酒第一鼎——“神州鼎”
·2017年白酒行业前瞻
·中国酿酒大匠——高小敏
旗帜广告位
理性看待白酒行业并购
2014-03-04 11:3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如今,高端白酒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从长远看来,可以预言,白酒行业在渡过时艰后,整体的发展态势应该是向上的。

     可以说,现在白酒企业已经进入“战国时期”:由于宏观控制政策暂时还没有放松的迹象,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明显处于焦灼状态,有的企业采取攻城略地的策略,而有的企业则固守自己的疆域。

     纵观酒类行业,啤酒业跑马圈地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国内啤酒行业现在的基本格局是“四国演义”:青啤、雪花、燕京和百威占据国内市场的很大份额,嘉士伯等跨国巨头也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和未来赶超的潜力。

     但是白酒行业的并购才刚刚开始,不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三线的区域品牌等,未来并购空间巨大。白酒行业未来可能出现和啤酒行业一样的几大超级白酒巨头,但是不可能最后形成如同啤酒行业“四雄鼎立”的寡头局面,只不过是行业的集中程度更高一点。

     从企业属性上看,除了中粮、联想等强势资本所进行的并购外,一些大的白酒企业也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疆域:比如,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与其他白酒企业接洽等。但是可以预见,在未来,更多的并购案例将集中在资本大鳄以外的并购之中。

     从地域上看,一些盛产白酒并且 具有一定区域或是全国知名度的白酒品牌将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从时间上看,未来2年~3年是白酒企业发展的关键期,能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是一种实力的体现,但即使生存下来,又面临着企业间并购的可能。

     从并购的主体看,不仅是白酒行业之间的并购,未来将更多涌现出一些跨行业的并购事件,毕竟,与啤酒相比,白酒则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既定的文化消费习惯,对于一些想涉足白酒业的企业来说,并购是切入市场和行业的捷径。

     与并购息息相关的是酒企的产能问题,根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因此,酒企应该根据国家的宏观大势来制定出近期和远期的扩大产能计划。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量化的目标必须科学,要考虑现金流、经销商历年挤压的库存、跑量速度及如何动销等多方面的因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下高端白酒备受打击的大背景下,酒企要清醒地认识到第一步是坚强地活下去,别的企业倒掉,而自己却活下来这就是胜利。另外,除了传统的营销和管理等模式外,在互联网的大潮中,企业一定要有大的视野和胸襟。

     白酒行业的并购不可避免,每个白酒企业都要做好并购或是被并购的充分准备,或是防止被并购的预案等,有了这样的超前眼光,企业才能渡过时艰并且获得市场的认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 破解定制酒“怪圈”
下一篇: 管窥定制酒“棋局”
汲英民:坚守是对酱酒最好的传承
汲英民:坚守是对酱
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首批23个“白酒大师工作室”
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
白酒市场将步入数智化大变革时代
白酒市场将步入数智
李保芳:茅台工作这段经历,好和坏留给后人去讲
李保芳:茅台工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