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政府特殊的土地政策和贷款支持下,许多白酒企业在对未来高预期的心态下,疯狂投资扩产,漠视行业发展盛极必衰的基本规律。
1、白酒产量提前超千万吨
2012年中国白酒产量超千万吨已经成为事实,这大大超过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实现960万吨的发展预期。从各省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四川省白酒产量达30.9亿升,同比增长37.90%,占全国总产量的30.17%。 紧随其后的是河南、山东和辽宁,分别占总产量的10.27%、9.67%和6.64%。更可怕的是,大部分的名酒企业都在纷纷投资扩产,洋河投资40亿扩建3万吨名优酒酿造工程、汾酒3年投资50亿、郎酒累计投资45亿、古井投资13亿、西凤投资22.6亿、水井坊投资23亿、沱牌5年投资20亿、四特投资15亿等等。
这意味着,中国白酒的产能过剩危机已经提前到来。无论地方政府给你提供多么优厚的条件,你都要冷静下来,立刻停止产能扩张的念头。另外,笔者在本文前面专门分析过白酒的增长速度必然趋缓的原因。
据观察,部分区域性白酒品牌已经背上了产能投资过剩的包袱,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并快速增加销量,那么率先死亡的就是这类企业。
2、业外资本投资白酒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
近几年,随着矿产、房地产、金融等投资领域的不景气,高毛利率、高净利率、高增长率、高现金流的白酒产业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殊不知白酒产业投资已经过了最佳时期,进来容易出去难。
过去十年,白酒产业的高速成长期,业外资本投资建厂的进入壁垒较低,对现有白酒企业的发展冲击和威胁不大,所以受到的“现有公司的报复和反击”较小。然而,现在白酒产业已经转入成熟期,增长趋缓,空白市场和机会市场几乎没有了,“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企业之间对市场占有率的竞争非常激烈,作为“新加入者”必须通过抢夺通过“从别人碗里抢饭吃”才能获得发展,也就必然会遭受“现有公司的强烈报复和反击”。
谨以善意提醒,业外资本投资白酒,务必要慎之又慎。当前的中国市场最不缺的就是钱,缺少的是好的投资项目,最缺少的则是“人才”。请问,不缺金钱的你是否找到了能帮助你进军白酒产业的“优秀人才”呢?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