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期到贵州省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参观,园区内依然有白酒企业施工修建车间,生产线也照样投产,今年白酒市场的萧条,现在外界对白酒产能过剩的担忧似乎没有波及到仁怀。
需求大于供应
面积扩展一倍后达26 平方公里的仁怀名酒工业园,光入场的45家企业总投资就达好几百亿元。
若加上排队等候的60家企业,投资将达千亿元。四五年后,仁怀将崛起60万千升的酱香型白酒产能。
仁怀发展局生产发展科科长涂勇告诉笔者:“仁怀的白酒不存在产能过剩,我们的发展速度完全在规划控制的范围之内。”
他说道:“现在所谓产能过剩主要指的是全国白酒产量,相对于全国总量,仁怀市白酒总产量不足2%。”
涂勇进一步说:“去年,我们用不足全国2%的产量,实现了全国15%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25%利润率。到2015年,仁怀白酒产量将提升到全国的5%。在‘十二五’末达到50万千升,这就是我们规划的总量,但是目前的产量仅为25.3万千升,未来两年多将增加近25万千升,具体的目标是新工业园区达到20万千升,包括茅台的河谷地带聚集区达到5万千升。”
“在占全国15%的销售收入中是不包含基酒销售的,要加上这一数字销售份额会更大。也就是说,对于仁怀白酒的需求是远远大于生产供给的。”涂勇说道。
库存酒更增值
小飞酒业董事长吕小飞说:“白酒有特殊性,有时可以降低出货量,但库存的酒并非贬值,而是增值——年份越长越值钱。而有些行业比如钢铁就不行,时间长了会生锈,就算不生锈也要花成本去防止它生锈。”
种高粱更适宜
有的舆论认为有必要降低白酒产能,因为生产白酒造成食用粮 食消耗。
据记者了解,酱香型白酒需要两斤半高粱和两斤半小麦才能烤出1斤酒。
就白酒产业消耗粮食论,涂勇认为要分地区域对待,仁怀地区多属山地、沙地,不是主粮产地,加之贵州缺水,种高粱比水稻适宜。而且,当地的高山小红糯高粱、小麦都是酿酒的最佳原料。
五年后才售酒
对于白酒产能过剩的问题,业内人士这样解析:去年的产量,白酒总产量1153万千升,换算成500毫升一瓶的白酒产品,大约是230亿瓶。如果再以3.4亿成年男性计算,平均下来,在2013年,每个人要喝掉67瓶白酒才能消耗掉去年的产量。
即便是单纯以目前的白酒计算,平均下来每个礼拜成年男性每周要喝1.28瓶酒才能确保把这些已经酿造出来的酒消耗掉。
要么在未来消耗掉,否则,就得降低2013年的白酒产量。否则,不但是中国人的胃受不了,白酒企业的仓库也会不堪重负。
但对于酱香型酒,这个简单的“除法”不能完整叙述它的产能与需求关系。
酱香型酒当年的生产是满足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市场需求。
仁怀白酒产量仅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3%,就是到2020年仁怀白酒达到100万千升,才占到全国产量的1/10。
涂勇说:“仁怀现在做的是‘十二五’的产能,‘十三五’的消费。50万千升产能实际上到‘十三五’末才能投放市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