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笔者在一家万人规模的民营企业担任内部商学院的负责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策划和组织每周一次的前10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学习例会。有一天,企业邀请了一位当时非常著名的领导力培训专家进行演讲,两个半小时的授课行云流水、非常精彩,连董事长都听得入神。培训接近尾声,这位专家发表了一番很有说服力的结束语,然后,潇洒地鞠躬致谢。
接着,就出事儿了。因为,在他无数次的培训经验里,这个必定有“彩儿”的地方,此刻台下却鸦雀无声。专家尚未从鞠躬的动作中完全恢复过来,就僵在台上了。每一厘米的身体语言都在无声询问:“怎么了?怎么了!”
说实话,当时我的脑子里也是“轰”的一声,因为我发觉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事先忘记向这位专家说明企业的一个特殊规定:不许鼓掌。
没等我站起来主持后续的讨论,董事长一个箭步蹿上了台,发表了这样一番讲话:
欧老师,非常抱歉,刚刚的经历可能给您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不过,请您原谅,我们公司有一个严格的规定,那就是“不许给台上的人鼓掌”。因为,在创业之前,我自己给别人当下属十几年,我深知台下的所谓“掌声如雷”、“交口称赞”是怎么回事,这不过是一种精神贿赂罢了,大领导就认真鼓掌,小领导就意思意思。久而久之,大家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这种精神贿赂给管理者的腐蚀,甚至比物质贿赂还要严重,因为它会给管理者造成严重的自我认识的错觉,分不清自己何德何能何优何劣,盲目自负。而这种被精神贿赂所培养起来的自大症不仅仅会影响管理者自己,让他自视过高、被捧得不能承受生活和职业上的起起落落,更要命的是会影响他做决策和领导的方式,被人利用和误导,我们的企业早晚断送在一群自大症患者手里。欧老师,您是外人,又是专门做领导力研究的,我知道您会觉得我们的这个规定太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想法是:“为了永远能看清真相,保持彼此间的真实,我们矫枉必须过正,为此在所不惜!”不过,今天我们的主持人没有事先向您说明这个情况,非常抱歉,而且您的课程确实精彩。因此,我提议,我们破例一次,让大家共同为您鼓掌,向您表示感谢!
在我的管理专业学习中,这段话,秒杀一切。这就是在管理上实践了乔布斯所说的“虚怀若谷,不忘初心”。多年后,我与欧老师偶然相遇,我问他对这家公司的印象是什么,他从牙缝里挤出来一个字:牛!
遗憾的是,随着这位董事长的退休,近年来我发现这条规定慢慢被淡化了。虽然没有任何人敢于站出来说取消这个制度,不过,现任的领导者们也不太会公开阻止人们的“精神贿赂”。同期,这家公司的江湖地位也慢慢地萎缩了。不能说这两者之间是绝对相关的,但依然值得深思。
《鹿鼎记》里面的神龙教主夫妇心狠手辣,唯一过不去的坎 儿就是韦小宝说“每天早晚都要把敬祝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口号喊上几遍,不喊就不舒服”。看时哈哈一笑,扭头发现,神州处处神龙教,大多数组织里都充斥着韦小宝这样的投机高手和洪教主这样的自大症患者。
说实话,我总认为写剧本的人太瞎扯了。但是,这样的“神龙教”戏码却是每天都在我们的管理环境中不断真实上演着。我总是很怀疑,难道“教主”们真的乐在其中?他们多年的道行真的分辨不出这劣质的虚伪吗?
如果你作为一名领导者,还有残存的一丝理性和上进心,那么,请出手拆毁任何可能滋生“神龙教”的窠臼吧:
自己首先不说违心话,不做过头的奉迎;
当众制止你的下属对自己的夸赞和表白,明确告诉他,要和你一起工作,就永远不要当面奉迎,以此警示其他人;
留心你的下属是否有洪教主情结,务必在第一时间,在私密的环境中一对一地指出,自大症的早期治疗是很简单的,不过,如果不及时纠偏,进了三期则必败无疑。
切记:面对精神贿赂,“受贿”才是人类本能的选择,是贪、嗔、痴和理性之间三打一的暗战,大多数管理者都无法和本性对抗。那么,你呢?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