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持的“云南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隆重召开,鹤庆乾酒公司“鹤庆乾”商标为2012年云南荣获的11件之一,成为我省白酒业的第一件驰名商标,该公司董事长杨金林代表企业发言致辞!
茶马古道上的繁荣古镇——鹤庆
起源于南诏时期,始创于明朝嘉靖年间,盛兴于清代,后被乾隆卿定为贡品,之后一直在民间不断传承与发扬。”近日,云南省酒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之一的杨金林先生如是向记者介绍有着500余年历史的大理鹤庆乾酒。
杨金林先生曾被评为云南酒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对鹤庆乾酒的研究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杨金林介绍说,鹤庆乾酒最原始的母体就是白族的土酒,后经历代酿酒大师的悉心钻研自成药粬一派。
“鹤庆是白族聚居地,境内有大小108个龙潭,被称为泉潭之乡。潮湿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当地白族人深受风湿病痛的困扰,于是,热烈甘醇的酒就成了当地白族最喜爱的御寒之物,也就得到了认可和传承。”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开业、农事栽种还是聚会待客都离不开白酒。
明朝嘉靖年间,鹤庆酒已经开始被丽江、大理等滇西北一带的少数民族所熟知。在清朝乾隆年间,鹤庆地区所产的鹤庆酒因被乾隆皇帝评为“天下少有的美酒!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酿出这般美酒”之后,被御封为每年进贡朝廷的贡品,定期按时进贡。
这酒也因为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自然也就取名为“鹤庆乾酒”。言下之意,说明乾隆皇帝对鹤庆乾酒十分钟爱。当地百姓也因为对酒的热爱,习惯称为“乾(音同gān)酒”。
十九世纪中叶,鹤庆乾酒也随着云南的马帮和商号不断向东南亚南亚地区发展,一直到清朝晚期因时局和茶马古道的衰微而中断。
“现在的鹤庆乾酒已经不再是朝贡的贡品,也不再是纯粹的白族土酒。”杨金林称,鹤庆乾酒属小曲酒,在传承云南本土小曲清香白酒传统工艺基础上,以大麦为原料,当归、酒药草、肉桂、香草、白茨花等五十六味中草药制曲,用优质大麦、优质西龙潭水封存发酵而成。2011年,鹤庆乾酒被列为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走”、“云南十八怪,鹤庆乾酒用纸带”等一些广为流传的民谣充分说明,鹤庆乾酒在云南地区已非常有名气,成为普通百姓的饭桌佳饮。
目前,鹤庆乾酒的主要销售市场在云南,同时在四川、浙江、广州、北京、上海、广西等6省市设有销售点。拥有鹤庆乾酒、鹤庆大麦酒、鹤阳春三大系列,产品共24个品种。其中多款产品先后获得“优秀质量奖”、“云南八大小曲酒”、“名特优旅游商品奖”、“云南十佳名酒”等一系列荣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