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荣太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荣太和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酱香型酒品荣太和“原酱•2013”收藏酒产品,在成都通过了由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主办的上市发行审核,成为茅台镇产区首款在上海酒交所上市发行的酱香型高端白酒理财品种。荣太和公司总裁宋立林表示,此举在于推动荣太和的品牌价值强势回归,同时着手布局全国市场,并夯实有传承“王茅”血脉的荣太和品牌复兴与扩张之路。
据了解,荣太和“原酱•2013”通过发行审核后将赴多地路演,然后将正式登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面向全球投资者交易,成为又一个试水白酒证券化的酒品。而在此前,国窖1573、水晶舍得、超高端白酒国典凤香等一批高端酒品已纷纷入驻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上市交易。
评审专家一致通过发行审核
据悉,此次荣太和“原酱•2013”上市发行审核会由中国酒协白酒分会专家梁帮昌担任发行委员会主任,著名白酒专家胡永松、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白酒鉴评组组长钟杰、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研究员苏铖担任审核委员,同时到场的还有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著名藏酒家、茅台酒文化、研究者赵晨,荣太和总裁宋立林,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等。
本次发行审核会分为酒体评定、样酒封藏公正、投资价值评估、评审决议、发行与承销协议签字仪式等5个环节。在现场公证员的全程监督下,发行审核委员会专家对样酒随机取样品评,并就酿造工艺、酒体风格等进行评审决议。荣太和总裁宋立林,承销商企业代表也在会场接受发审委专家的评询。
通过2个多小时的评审,最后由梁帮昌代表评审委员会宣读了评审意见。梁帮昌高度评价了荣太和“原酱•2013”,认为该酒品特点突出,酒品酒色微黄,清亮透明,酱香优雅,沉香舒适,酒体醇厚,口味适宜,绵顺,回味长,空杯留香久,同时酒品出身高贵,产自酱香的核心地区,坚持了消费者和投资者最看重的纯朴工艺,很好的保持了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的茅台酒的味道。
“我们认为该酒品符合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发行要求,经评审委员会一致决议通过本次发行审核。”梁帮昌表示。
资深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表示,高端收藏酒产品的发行一方面可以迅速帮助企业实现大额销售,另外一方面对发行品牌的影响力以及线下渠道推广也会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宋立林也表示:“我们更多地希望通过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这个新的领域和渠道推动荣太和酒品牌价值回归,并拓展在高端人群中的品牌与产品的渗透。”
“王者”归来 荣太和首推高端原酱收藏酒
据《茅台酒厂志》24页记载:1915年,美国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太和(王茅)”、“成义(华茅)”两家烧房的酒送展,当时农商部都未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获得金奖。从此“茅台酒”一举成名。某种意义上,“荣太和”是国酒茅台始祖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荣太和”与国酒茅台为品牌相关知识产权曾经产生过一次纷争。最终在2009年8月17日,国家商标总局最终裁定:驳回贵州茅台酒厂的申诉,“茅台前身—荣太和(王茅)”嫡传后人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马金奖荣誉。从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到2013年“荣太和•原酱”2013通过上海酒交所发行审核,“荣太和”品牌可谓百年浮沉。
据宋立林介绍,“原酱•2013”酒瓶设计源自茅台镇老茅酒瓶形,设计简洁大气,阶梯状坡形肩,节节升高,颇具才气。其酒体严格按照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原始配方制作,再现了茅台镇传统酱酒。
宋立林说,此次推出的荣太和“原酱•2013”为限量版,永不再版。她表示,荣太和“原酱•2013”容量为1000毫升,定价598元/瓶,度数为53度,限售13.5万瓶,发行总额8073万元。可以与之对比的一个产品是荣太和5年500毫升装,目前市场定价高达990元/瓶。“应该说该酒品在定价上已经为投资者预留了巨大的升值空间。”宋立林称。
著名白酒专家胡永松在发审会上介绍,荣太和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十分有利于荣太和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荣太和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也是荣太和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荣太和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钟杰指出,酱香白酒整体走势继续高度看好,既体现出白酒市场追求绿色、有机、健康消费的一种时代趋势,也是白酒行业顺势而为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结果。而目前推出的荣太和“原酱•2013”收藏酒采用茅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台镇特有的工艺进行酿造,传承了传统的工艺,保证酒品的绿色健康,口感甘冽细腻,酒香醇郁扑鼻,喝后不口干舌燥,不上头。
此外,专家评审组对荣太和“原酱•2013”的投资和收藏价值做了清晰的研判。梁帮昌称,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该酒品性价比突出,定价合适,可被广大投资人接受;投资升值空间潜力大。随着荣太和“王茅”品牌逐渐被认识,品牌价值将回归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高端酱香品类更具投资价值
仅仅以2011年度数据为例,中国酱香型白酒销售规模超过350亿元,销售规模首次超越清香型白酒;业界普遍预计十二五末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规模,近5年来,酱香型白酒的平均增速在32%,是中国白酒同期平均增速的1.5倍多。酱香型白酒收入占比由2009年7%,增加到2011年15%,增长势头强劲。中国酱香白酒市场正酝酿着巨大商机。
在市场层面,由于复杂的生产工艺所限造成了酱香型白酒在整个白酒产业中产量占比还很小。但酱香型白酒以2.5%的产能,实现了中国白酒15%以上的销量和30%以上的利润。小产能、高产值、高利润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特点。同时,由于酱香白酒品牌较少,同业竞争不充分,正成为中国白酒最后一座金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